对谈的最后,阎崇年表示自己已经90岁了,体力虽不比年轻时候,但也是每天都在工作。他希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拿出更多成果和大家分享。(完)
阎崇年从事清史研究超过一甲子,长期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近年在三联书店出版了《阎崇年史学论集》(清史卷、燕史卷、满学卷,2023)、《森林帝国》(2018)、《御窑千年》(2017)等著作。
20世纪80年代初,在北京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的阎崇年需要撰写北京史的相关论文。他结合自己对清朝开国史的积累,选定袁崇焕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袁崇焕刚好处于明史、清史和北京史的交叉领域,便于他在已有基础上开展研究。阎崇年表示,此后他的许多研究都是立足这一交叉领域,譬如关于明清皇帝的研究、故宫的研究、满族文化的研究等等,2023年由三联书店出版的《阎崇年史学论集》就包含了明史、清史、故宫史、北京史、满学五大领域97篇文章。
“杨先生的话,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认真思考了一个月到底应该做什么,才下定决心从事清史研究。”尽管这是1963年的事情,但阎崇年说起来仍是记忆犹新——用一个月时间思考,从事了超过60多年的研究,阎崇年把这样的经历称为“慎始善终”,他也鼓励现在的年轻人要这样对待自己的事业。
盈盈彩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历史学家阎崇年今年迎来90岁大寿。日前他与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在京进行了一场题为“我与清史研究”的对谈,系统回顾自己研究清史的历程,并勉励年轻人对待个人事业要“慎始善终”。
阎崇年把对待事业的态度归纳为“敬、诚、淡、静”四个字,而“敬”排在第一位,“敬就是爱,如果不如此对待自己的专业,就不能入其门”;第二是“诚”,历史就是要求真,而“诚”是求真的基础;第三是“淡”,要淡泊名利,才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最后是“静”,只有“静”,才能把一个领域做长久。他鼓励年轻人要静下心做事,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再笨也会做出一点成绩,“各行各业都是这样”。
他回忆自己毕业时对先秦史有兴趣,钻研三年后写出一些文章拿给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任的史学家杨向奎看。杨向奎一方面鼓励并认可他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告诉他应该发挥身居北京的优势,充分利用北京的明清宫廷档案,研究当时少有人涉足的清史。
下定决心从事清史研究后,阎崇年以康熙作为切入口,但始终感觉不得要领,对八旗制度、满族的基本问题搞不清楚。在迷茫中,阎崇年请教史学家白寿彝,被告知要从根源上入手,于是他就去研究清朝开国历史,由此走上了研究努尔哈赤的道路。接下来二十年,阎崇年全身心投入,穷尽了明清及朝鲜日本的相关材料,花费二十年心血写成《努尔哈赤传》,在清史研究领域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网友评论更多
33伊宁a
2025-08-18 05:26:03 推荐
187****7489 回复 184****3255:熊召政:楚人的文化精神✆来自奎屯
187****8382 回复 184****3693:王雄:乡村学校自治从自己开始✇来自塔城
157****9545: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乌苏
27阿勒泰361
余三定:扎实的史料与精湛的评价——评《为什么是滕子京》✎✏
2025-08-19 18:58:40 推荐
永久VIP:周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基于唯物史观的考察✐来自霍尔果斯
158****7089:肖亮:找到学术研究和智库研究的平衡点✑来自石河子
158****6708 回复 666✒:刘淼 彭勇:明代卫所制度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来自阿拉尔
51图木舒克ea
徐振宇:做“学以致用”的社会科学✔✕
2025-08-17 02:32:27 不推荐
五家渠la:荆林波: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的异同✖
186****9169 回复 159****1009:李巍:中国哲学是什么?——一种面向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