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仍处于恢复和转型升级关键期,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挑战。因此,加强政策统筹、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创新,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加强政策统筹协调的重要手段。评估的重点,主要是看政策文件是否符合党中央精神、是否会对经济产生收缩性抑制性影响、是否会对社会预期产生不利影响等。这项工作自2022年开展以来,各项政策的协同性明显提升,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不断增强。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科学精准评估包括非经济性政策在内的政策影响,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政策出台要把握好时度效,做好新旧衔接转换,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对于已经出台的政策,考虑不周的要加快调整完善,不合时宜的要及时清理废止。还要强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推动各部门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防止出现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
预期稳、信心足,企业才敢于扩大投资、勇于开拓市场,居民的消费潜能也才能更好释放。从过往情况看,实践中存在着部分涉企政策前期调研不够、听取意见不充分、政策之间相互不协调、没有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等情况,导致一些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应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同时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与就业、产业、投资、消费、价格、环保、区域、城乡等政策的协同配合。
五分28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有力有效应对一系列困难挑战的斗争实践中,我国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体制更加完善、手段更加充足。去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网友评论更多
57本溪j
2025-07-02 03:31:08 推荐
187****4742 回复 184****7482:2024年全路ATP车载设备技术交流工作会议在...😆来自丹东
187****2845 回复 184****9335:7018米!中国科学家又迎来历史性突破😇来自锦州
157****2134: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营口
20阜新672
G7财长会砸了 日本欧盟都在盯着中国😊😋
2025-07-02 13:33:45 推荐
永久VIP:周永康令计划之后,又有人因“秘密文件”被查😌来自辽阳
158****9970:美国非法移民被集体宣判画面😍来自盘锦
158****4031 回复 666😎:成飞这次又要火!歼20蒙皮细节纤豪毕现 高超工艺让国人放心😏来自铁岭
41朝阳ml
副市长暗访便民中心 工作人员戴耳机听歌当天被辞😐😑
2025-07-02 02:15:48 不推荐
葫芦岛hd:联合国报告称美国有4000万人贫困 美主持人凌乱了😒
186****9872 回复 159****8058:高原边防部队还在用81杠 中国步枪真的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