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Ⅱ🤩
“若母亲还在世,今天恰好是88周岁生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回归自然,白光生替母亲感到欣慰。他说,“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心永远和父母在一起。”(完)
船只到达指定海域后,家属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登上甲板,将亲人的骨灰轻轻撒入万顷碧波。伴随着落花瓣瓣,海葬逝者在广袤海洋的拥抱中,枕波长眠,回归自然。
10时,启航仪式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举行。活动现场,礼兵神情肃穆,队列整齐,向安眠于大海的逝者敬献花篮。随着灯柱点亮,汽笛长鸣,骨灰撒海活动正式启航。载有35份逝者骨灰的“国宾9号”撒海专用船,缓缓驶向渤海湾。
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北京从1994年5月开始推行骨灰撒海,共组织集体骨灰撒海活动774批次,安葬逝者骨灰近3.4万份。30年来,活动公众参与度逐年提升,随着惠民殡葬政策的深入实施,骨灰撒海这种由财政经费补贴、服务全程免费、不保留任何骨灰的公益普惠生态安葬方式,有效减轻了民众的丧葬负担,顺应了多样化的安葬需求,推动了殡葬领域移风易俗。
本次活动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民政部门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节地生态安葬,提升殡葬工作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三地民政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殡葬领域合作,携手打造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乐发Ⅱ中新社天津3月31日电 (记者 徐婧)“笛声传海天,恩情驻心间。”31日,2024年京津冀骨灰撒海启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京津冀三地家属在渤海之滨,实现逝者安息于碧海清波的遗愿。
“唐山临海,我们的大海情结与生俱来。”家住河北省唐山市的白光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姥姥、姥爷和父亲此前都选择了海葬,这次是为母亲送行,“父母生前,和他们探讨以后的归宿时,二人都很认可海葬。”
“相较传统殡葬方式,撒海的流程更加简便。”刘淼和爱人与其他家属一同在清晨从北京出发。她说,下车看到辽阔大海的刹那,她更加理解了奶奶的选择。
🤪(撰稿:三河)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版面初评公示
06-25财捷凯⏬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音视频新闻访谈、音视频新闻直播初评作品公示
06-25美妆潮流⏭
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应用创新和新媒体新闻专栏初评作品公示
06-24家居之美⏮
人民日报社参评第二十五届全国政协好新闻评选作品公示
06-25振华洋⏯
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 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
06-24亿万德⏰
中国记协举办“新时代·好记者”首场巡讲
06-24全荣⏱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将于3月28日在蓉开幕
06-24百倍⏲
人民网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人员名单公示
06-26皇鼎f
人民日报社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人员名单公示
06-26南典k
中国记协举办2024年中外新闻界新春联谊会
06-24小天使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