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山西干旱、冰雹、暴雨、洪涝、雪灾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将进一步增多,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的强度可能趋强、危害加大。”刘月丽说。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在气候危机面前,寻求经济的转型与创新之道,加速绿色低碳行动与合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刘月丽说。
山西属于水资源贫乏的省份,且山西水资源的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刘月丽表示:“气候变暖可能使山西的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极为不利。”
刘月丽告诉记者,随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陆地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人体健康、基础设施、气候敏感型产业和城市人居环境等领域受到不利影响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
旧版幸运彩网站APP21日,在2024年世界气象日媒体通气会暨系列科普活动启动仪式上,山西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刘月丽表示,在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山西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
山西省年平均降水量为479.5毫米,近60多年来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000年以来,降水增加趋势明显,近10年该省平均降水量达到了536.9毫米,已超20世纪降水量最多的60年代(532.9毫米)。
同时,刘月丽向社会大众发出倡议,持续提升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完)
在能源消耗方面,气候变暖,尤其是冬季气温升高,供暖能源消耗降低;但夏季温度升高,使得制冷能耗明显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及气候极端事件也影响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据了解,气候变暖有利于冬小麦等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等,但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扩大、加重农业病虫害为害范围和程度;加剧农业水分供需矛盾;极端天气制约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等。
山西省年平均气温为10.2℃,近60多年来年平均气温增暖速率为每10年0.30℃。据悉,1961年以来的10个最暖年份中,有8个均出现在21世纪。
刘月丽建议,政府部门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近年来,山西主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出现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引发的强降水和降温幅度增大,进而导致强对流、强降温的天气强度趋强。
网友评论更多
15界首i
中美将举行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
2025-08-16 12:20:43 推荐
187****9609 回复 184****8477: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向总统尚达曼提交辞呈⚋来自宁国
187****1613 回复 184****8541:中国将向萨摩亚派遣新一批医疗队⚌来自广德
157****4920: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潜山
61无为373
立陶宛将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
2025-08-16 17:46:38 推荐
永久VIP:中国援圭亚那医疗队深入偏远印第安村落提供医疗服务⚑来自福州
158****3108: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次“中法相遇”——习近平主席对法国第三次国事访问纪实⚒来自南平
158****6540 回复 666⚓:阿根廷10000比索面额纸币下发至各大银行⚔来自三明
64莆田ew
美国多地周末发生枪击事件 致多人伤亡⚕⚖
2025-08-17 03:10:29 不推荐
泉州wi:中法经贸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186****1625 回复 159****2637:铁杆友谊再升级 新时代中塞关系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