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新课标开始执行以来,信息科技课逐渐走入校园,但我国校内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还相对较慢,对此,韩力群指出:我国正在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提升青少年的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技素养;在高等教育及以上的层面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AI专业人才。
k2网投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在AIGC帮助人们轻易找到答案的当下,需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帮助他们了解AI技术的应用场景,体验AI技术给人带来的获得感,消除陌生感和畏惧感,做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人。”谈及智能化时代的教育,中国人工智能教育专家、《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指南》主编、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韩力群日前在北京作出上述表示。
AI让知识随时可查的情况下,知识的存储和传递就不再是教育的核心目标,真正能够灵活应用知识,应用工具,拥有创新思考能力,并实际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未来才真正能够具备竞争力。
在近期启动的以“数智赋能更好的教育”为主题的第10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上,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王陆、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韩力群、北京市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晓雅,青少年科技素养教育行业代表、西瓜创客与共创世界创始人肖恩等教育专家共同认为,丰富教育+AI创新应用、推动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的重要使命,教学行为的关键在于内在动机的激发。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共识。王陆认为,培养学生提出高阶问题的能力代表课堂水平的高低;于晓雅同样认为,问题意识是生成性学习的出发点,要从“做学问”到“问中学”;肖恩表示应将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机作为教学目标,激发三思,引导孩子学会提问、学会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的能力关键是如何快速检索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假设并在实践中去验证、不断总结反思迭代找到更优方案。“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是新课标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需要差异化的相关产品更好地满足时代所需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代人的持续努力”,肖恩说。(完)
林建华指出,知识和技术创新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教育必须给予学生更加广阔和生动的体验和更加鲜活的探索和创造体验,要尊重并激发其内在潜能,要在“知识”之外,给孩子“常识、见识、胆识”,未来教育一定要打开学生的边界,打开学习的边界,打开学校的边界。
网友评论更多
40桦甸e
备战五一旅游新高峰,安凯客车全力以赴!🏅🏆
2025-08-16 06:25:03 推荐
187****1513 回复 184****1665:(2024年4月29日)今日辟谣:广州珠江新城东塔着火、东莞暴雨8人死亡?🏈来自舒兰
187****7977 回复 184****3034:音频 | 格隆汇4.30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来自磐石
157****1178: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公主岭
22双辽882
AI开启全球落地行情 联想集团(0992.HK)如何估值?🏏🏐
2025-08-16 09:00:47 推荐
永久VIP:南北水 | 连续4日加仓!南水累计买入超380亿元,北水狂买中国银行近16亿港元🏑来自梅河口
158****2814:宜搜科技再闯港交所,毛利率存在波动,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来自集安
158****1039 回复 666🏓:多重利好传来,科创材料ETF大涨6%🏔来自洮南
30大安gc
2025-08-18 0-1:23:35 不推荐
临江sq:太平鸟品牌VI焕新升级,向“世界级时尚品牌”新征程迈进🏗
186****1397 回复 159****4564:突发大涨,邓晓峰新进一只汽车芯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