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3D😖
目前,我国博物馆数量逐年增加,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免费开放率超过90%,多地博物馆接待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一组组数据生动昭示,与博物馆深度接触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考察调研时就曾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让博物馆、博物院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总书记的要求一以贯之。
总书记叮嘱宋燕代表和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希望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博物馆不仅陈列过去、启示未来,也让更多的人在回望历史、感受灿烂文明中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
福运3D“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与来自“六朝古都”南京的宋燕代表交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话题时,这样分享童年往事。
就在刚刚过去的农历龙年春节假期,全国博物馆共接待游客73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6%。在博物馆里体验文化年,沉浸式观展与文物“亲密接触”,欣赏创意满满的文创产品,与历史文物产生更加紧密的连接……以博物馆为纽带,公众与传统文化实现了“双向奔赴”。
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彰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支撑。
宋燕代表向总书记讲述了六朝博物馆的建设故事、最美落地窗走红的故事、小小讲解员的志愿故事,并汇报了南京文博工作在2023年取得的喜人成绩——在南京接待的2亿多人次游客中,全市博物馆就接待了3448万人次。
近年来,我国各地博物馆迸发的吸引力令人瞩目:故宫博物院一票难求、上海博物馆凌晨排队,《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节目广受好评,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参观博物馆更是成为社会新风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国宝推荐人”,先后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等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考察,还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总书记的叮嘱语重心长:“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文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先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撰稿:盘锦)网络视听主题宣传论坛将于8月24日在青岛举行
06-08维用😣
“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出版发行
06-09福双康😤
“媒体眼·看运河”在扬州启动
06-08童年风尚😥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放媒体报名
06-10魅力花园😦
两个甘肃山里娃的金色大厅之旅
06-09威威😧
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06-08邦高😨
一图速览2022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新亮点
06-08娇益仁😩
第33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材料7月5日开始公示
06-09莱运驰b
点亮网络文明之光|张德:火爆“村BA” 向上精气神
06-08莱顺i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南京仙林街道:灯火千万家
06-09活力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