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3Dapp

 

辽宁3Dapp

🐯辽宁3Dapp🐰     

辽宁3Dapp55岁的潘某某酒后未赶上飞机,发泄不满谎称飞机上有炸弹。今天(15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潘某某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6个月。

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飞行安全是违法犯罪行为。广大出行旅客要注意文明守法,如遇到航班延误、取消等突发情况,应当采取理智、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解决,切莫一时冲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发泄不满情绪,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严重的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远程出行时,建议提前安排好时间,提前充分了解不同航空公司的相关规定,合理安排行程。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年3月1日15时许,被告人潘某某因未赶上航班,在北京市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柜台问询处,使用问询柜台电话与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沟通过程中,为发泄不满情绪,谎称飞机上有炸弹。潘某某的行为造成该航班全体旅客及行李进行防爆检查及二次安全检查,经排查后未发现异常,使航班延误约2小时。公安、反恐和特警支队及安保公司等到场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法院认为,被告人潘某某编造虚假爆炸威胁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其行为已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应予惩处。潘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所犯罪行,认罪认罚,法院对其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根据潘某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作出上述判决。

🐱(撰稿:蒙自)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94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5300回复 6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湖仕🐲LV2六年级
      2楼
      人民币贬值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06-12   来自弥勒
      1回复
    • 🐴正乐天LV1大学四年级
      3楼
      新周期的启动🐵
      06-11   来自景洪
      9回复
    • 温婉衣阁🐶LV4幼儿园
      4楼
      中国购房者日益青睐二手房🐷
      06-11   来自文山
      1回复
    • 好亿成LV5大学三年级
      5楼
      在欧盟针对中国企业的强势调查中,法国所掀起的浪花🐸
      06-13   来自香格里拉
      8回复
    • 童心风尚🐹🐺LV4大学三年级
      6楼
      北京车展,喧哗之下的流量争夺战🐻
      06-13   来自腾冲
      2回复
    • 振飞LV9大学四年级
      7楼
      中国节假日调休如何完善?🐼
      06-12   来自水富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美国近期制裁涉俄中企:评价与展望#

      皇子

      8
    • #一个人的羌塘#

      富速

      6
    • #喀喇昆仑深处的壮美#

      燃动潮流

      6
    • #西藏为什么如此迷人?

      久汇

      9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辽宁3Dapp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