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各项业务从线下到线上、从单点应用到全面贯通的重大突破,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的主线就是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单志广看来,在动能层面,应大力整合城市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数字科技研发和应用实现革命性突破;在要素层面,应加快城市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突破数据要素市场化制度难点和技术瓶颈;在载体层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另一方面,应结合各城市区域特征、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补齐发展短板,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宜居宜业、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新质生产力同时也是绿色生产力,需加快推动城市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单志广进一步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结合各城市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作为支撑,因此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适数化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对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领域铺开深入,各地适数化制度创新改革探索更加活跃,通过建章立制、标准规范、立法立规、机构改革等举措,着力破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制度性藩篱,破解“技术一日千里、管理一日十里”困境。
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重点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2522”整体框架,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明确数字中国建设至2025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为数字中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ww23489彩民之家努力实现“只跑一次”、构建“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确保“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无阻……如今,数字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分展现了数字中国的新气象。
“数字经济作为当前发展最为迅速、创新最为活跃、辐射范围最为广泛的经济活动新形态,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王志勤表示,智慧城市是释放数字经济活力、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载体。应深刻把握两者的互促共进发展逻辑,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协同转型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安全保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
“城市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建设人民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整体性重塑城市发展新动能、新格局、新优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数字中国建设。
网友评论更多
40汾阳e
田心铭: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2025-07-01 19:11:59 推荐
187****6511 回复 184****4304:刘权:社会治理中惩戒不当联结的法治约束♚来自怀仁
187****1518 回复 184****2374:黄相怀:新技术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新变♛来自鞍山
157****5602: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抚顺
83本溪779
蒋悟真:财税法一体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转向♞♟
2025-07-01 21:14:37 推荐
永久VIP:肖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来自丹东
158****3457:丁晋清:着力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来自锦州
158****4200 回复 666♢:杨国荣:所知与能知:人类知识的多重向度♣来自营口
15阜新jf
张士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重维度♤♥
2025-07-01 05:10:31 不推荐
辽阳vu: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贡献♦
186****5996 回复 159****2928:钭晓东: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二元逻辑及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