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广大网友也要擦亮眼睛,避免盲目从众心理,自觉抵制“问题网红”。对于网红、大V来说,“流量越大、责任越大”,更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多传播正能量的内容,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受众。(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流量没有原罪,但传播自有边界。针对“问题网红”,负有主体责任的平台必须负起责任,对炫富拜金类违规账号从严打击,切断“问题流量”的传播途径,倡导理性、文明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弘扬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绝不容许“劣币驱逐良币”。
激浊扬清,势在必行。早在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制定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就明确规定,“不得展示或炒作大量奢侈品、珠宝、纸币等资产,展示无节制奢靡生活,贬低低收入群体的炫富行为”。在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直指的重点领域环节中,也包括“鼓吹炫富拜金、诱导粉丝无底线追星”。
166彩店王小洪表示,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布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中方愿同布方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增进中布友好互信,深化互利务实合作,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安保、打击跨国犯罪和执法能力建设合作,全面提升执法安全合作水平,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安全、良好的环境。5月21日晚,网红圈发生“地震”:“王红权星”“鲍鱼家姐”“柏公子”等多位百万级网红被各大社交平台封号、禁言,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片叫好。
若不狠刹这股歪风邪气,危害可想而知。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心智尚未足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这种带毒的“凡尔赛”很可能引发模仿效应,助燃一夜成名的“虚火”,无形之中消解努力奋斗、脚踏实地的意义,为荒谬的“读书无用论”开辟市场。
事实上,有些“炫富”只是“自导自演”——利用一些人的猎奇心理,故意营造出精致的假象,其真正目的是引流变现。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自相矛盾:既然如此“有钱任性”,为何还要想方设法地“卖货致富”、主打一个“吸睛就是吸金”呢?
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将“炫富”当作成功的唯一标识,极尽营造人设之“能事”,本质上是在宣扬“拜金主义”,鼓吹“奢靡之风”,无形之中传播了社会焦虑,激发了怨恨情绪,加剧了盲目攀比,也破坏了网络生态,绝非只是单纯的“个人行为”。
网友评论更多
75汕尾n
新华时评丨“产能”没有过剩,“焦虑”过剩了☱☲
2025-08-15 13:29:16 推荐
187****2526 回复 184****3348: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访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芭芭拉·弗赖☳来自惠州
187****2720 回复 184****8746:多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 “跌跌不休”为哪般?☴来自东莞
157****4528: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珠海
95中山594
乌克兰多地遭导弹袭击 4座火电厂严重受损☷☸
2025-08-17 09:13:39 推荐
永久VIP:辛识平:途通山海阔,开放创未来☹来自江门
158****8396:日本小笠原群岛西部海域发生6.9级地震☺来自佛山
158****9230 回复 666☻:美国将从乍得和尼日尔撤军☼来自肇庆
75云浮hj
【世界说】外媒:美通胀高企冲击普通民众生活 “美国梦”被残酷现实击溃☽☾
2025-08-15 09:06:23 不推荐
阳江cd:“希腊有充分理由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86****4990 回复 159****5330: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通讯:共聚汉诺威工博会——中德科技经贸合作抓机遇谋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