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起,他参加了中国第一条高压输电线串联电容补偿的试验研究。1970年代起,其主持“交、直流电力系统建模、分析和控制的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该项目成果获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韩祯祥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先行者和探索者。1984年至1988年,他任浙江大学校长,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在此期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创办,开始了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积极探索。
1980年,已是教授的韩祯祥到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和能源部邦涅维尔电力局作访问学者。一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他认为,对于工科的学者来说,光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重要,因此主动申请去电力局访问,并参与了软件编写工作。
他的报国热忱,源自求学时代。“是祖国派我们出国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回到中国尽快参加祖国建设就是我唯一的愿望。”韩祯祥曾两次远涉重洋学习和学术交流,“奉献祖国”是他时刻牢记在心的责任和使命。
韩祯祥是著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长期致力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前沿研究,是中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创新者之一,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电力局的领导把他参与编写的那套软件,再加上其他几套颇具实用价值的软件一起赠送给他。正是这些软件,对中国电力系统的研究与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2022年1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向韩祯祥发出感谢信,感谢他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32.13万元,用于支持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新大楼”的筹建。
在韩祯祥的支持下,混合班建立了一系列特殊人才的培养机制:实行竞争选拔制、严格淘汰制、推行导师制,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培养基础厚实、思路开阔、有创新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科人才。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作为浙江大学针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已成为该校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追求卓越教育的优质平台和特殊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战略性科学家、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高科技创业人才及各界领袖人物。
利盈中新网杭州5月6日电 (童笑雨 蔡申雪)“祖国需要我们建设,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多年前接受采访时的肺腑之言。5月4日,其在浙江杭州逝世,正如采访时所言,几十年来,韩祯祥都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网友评论更多
22泰安n
2025-08-17 21:49:19 推荐
187****2964 回复 184****7676:#千万别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 😆来自滨州
187****7432 回复 184****8386:#北京市冰雹黄色预警# 😇来自菏泽
157****1337: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胶州
72平度766
「九边」折磨我们的,往往不是事实,而是恐惧😊😋
2025-08-17 08:04:05 推荐
永久VIP:「国家税务总局」分别提高1000元!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来自莱西
158****3484:「人民日报」国务院重要通知,利好你的个税😍来自临清
158****4823 回复 666😎: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一行😏来自乐陵
72禹城xo
视频丨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一行: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
2025-08-16 11:45:56 不推荐
安丘oo:北邮通报学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取消郑某研究生导师资格😒
186****9435 回复 159****8378:女律师代理讨薪被控虚假诉讼案续:取保后,家属确认其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