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不乏这样的“摆渡人”。比如17世纪法国学者贝尼耶,他以拉丁文版本为底本翻译了最早的法文版《论语》,后来更被法国总统马克龙作为国礼赠予中国,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
同时,他还将河流的流动与翻译工作、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相提并论。他认为,大运河与塞纳河之间的文化交流,如同需要船只和“摆渡人”一样,翻译家便是其中的关键角色。而要建立起长期紧密的中法文化交流,则需要众多这样的“摆渡人”共同努力。
如今,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日益增强。董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摆渡人”的行列中,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海南十一选五4月21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召开防汛会商,视频连线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分析研判当前汛情形势,滚动安排部署当前洪水防御工作。“文化交流如同大运河与塞纳河的交汇,需要‘摆渡人’的辛勤付出和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两国间的长久交流与深刻理解。”在“与法兰西院士聊两河人文”分享会上,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法兰西外籍院士董强谈及中法文化交流时如此表示。
在运河画舫上,董强抒发其对运河的怀旧之情。他介绍自己是老杭州人,从小就在水边长大,16岁时在北京大学求学,与法语结缘,之后又到法国深造12年,“可以说,是大运河的水将我引领到了塞纳河畔。”
在他看来,作为翻译学者,他肩负着引领年轻一代、激发更多人投身翻译事业的使命。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作家的精彩故事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为更多人所认识和欣赏。因为文化交流如同大运河与塞纳河的交汇,需要“摆渡人”的辛勤付出和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两国间的长久交流与深刻理解。
近日,一场主题为“与法兰西院士聊两河人文”的分享会在浙江杭州的运河画舫上拉开帷幕。活动吸引了中法学者以“中法文化交流”为纽带,从京杭大运河到塞纳河,在文学上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法国语言、文学、文化和中法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董强也致力于中法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他不仅翻译了最新版本的法文版《论语》,还策划了现代舞剧《西游记》。据其介绍,这部作品由法国音乐家作曲、中国舞者编舞并表演,即将在法国上演。
网友评论更多
83宜昌m
中国“红圈”律所进军国际市场🏻🏼
2025-08-17 02:42:24 推荐
187****8331 回复 184****5784:西方制裁压力下伊朗石油出口达6年高点🏽来自随州
187****5577 回复 184****1692:IMF警告美国财政赤字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风险”🏾来自丹江口
157****4865: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老河口
86枣阳509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2025-08-16 0-1:41:30 推荐
永久VIP: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来自宜城
158****6032:“80后”神十八乘组亮相 简历来了🐄来自钟祥
158****6107 回复 666🐅:美参议院通过涉TikTok法案,拜登声称将立即签署🐆来自京山
21汉川vy
希望美国不会荒唐到认为“每个饺子都藏有监视芯片”🐇🐈
2025-08-16 22:28:44 不推荐
应城ef:这是他访华的“筹码”?美官员忙否认🐉
186****8681 回复 159****1315:大陆考虑开放居民赴台旅游?国台办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