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此次展览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无论从本次展览内容看,还是从举办展览的初衷看,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都得到有力印证。
透过一项卓越技艺,可以把握中法文明交流交融带来的社会意义。展览上的一件透明珐琅器,用金片、银片镶嵌花朵,在灯光下焕发宝石般的光彩。这项透明珐琅技艺的诞生,是文化交流交融的成果。法国工匠在制作清宫定制的画珐琅器物时,因对样稿产生误解而采用了浮雕内填透明珐琅工艺,引起清宫关注,从而开启了广东透明珐琅的百年发展史。从演示天体运动情景的银镀金浑天仪,到法国人编撰的《中华帝国全志》;从清宫仿制的西方科学仪器,到法国改造仿制的中国瓷器,科学技术、工艺技法、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互学互鉴,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本次展览的诸多文物,显示出紫禁城和凡尔赛宫交流的密切频繁。在清代宫廷收藏中,法国的物品种类丰富;在凡尔赛宫,“中国风”备受青睐。当时中法的交往,是在两国宫廷和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直接参与下进行的。与此形成映照的是,1964年,中法两国领导人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架起中法友谊的桥梁,打开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60年后的今天,中法合作交流更加广泛而深入。这更加深刻地表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彩皇油墨最美四月天,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外,春意盎然;文华殿内,“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观者云集。穿越300年时光,约200件精致文物将历史折叠的信息依次打开,诉说着中法交往的绵延悠长,还原出中法两国交流互鉴的波澜壮阔画卷,为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有益启示。
网友评论更多
92 琼海u
乌克兰全境实施限电举措⛵⛶
2025-07-03 09:13:46 推荐
187****3001 回复 184****4389 :德国一养老院发生火灾 造成2死3伤⛷ 来自万宁
187****3956 回复 184****3957 :乌称在克里米亚打击一艘俄舰 俄方暂未回应⛸ 来自东方
157****7592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五指山
44 成都540
以色列开展新军事行动 哈马斯要求全面结束冲突⛼⛽
2025-07-02 10:38:53 推荐
永久VIP :普京:美国在国际和国内问题上不停犯错误⛾ 来自广元
158****3818 :洪向华 张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来自绵阳
158****8452 回复 666✁ :周瑞金:思想之光长存✂ 来自德阳
78 南充dn
周晓虹:理解与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大向度✃✄
2025-07-03 01:26:28 不推荐
广安ig :陈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186****5017 回复 159****1792 :莫纪宏:着重培养“法律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