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军说,仿生鱼产品内部具备超大有效载荷空间,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智能监测技术,通过搭载多款高精度传感器,给仿生蝠鲼装上“眼睛”和“耳朵”,可胜任对300米以内水深的水下监测等工作。在仿生蝠鲼身上搭载成像声呐测扫设备,以更灵活、成本更低的方式描绘海洋的地形地貌、鱼群情况。搭载水下成像系统的仿生蝠鲼,基于人工智能的水下目标识别技术,通过对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进行监测实现分类识别,准确率高达90%。
“文鳐”不仅外形仿生,且功能强大,仅3节微小电池,便可在水里续航3个小时以上,无论是转弯、360度翻滚,还是回旋,都可以畅游自如。“文鳐”可以搭载多款高精度传感器,满足对鱼群的实时状态监测,实现全空间内水下鱼群智能识别与互动。它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
“文鳐”的核心器部件已全部国产化,其效率高,能耗低,功能多,同时具备共融性、超仿生、隐身性三大优势,可满足长续航、高机动、大负载、大范围作业需求。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院长、仿生鱼团队负责人陈新军介绍,团队从鱼类行为学出发,在形态、运动、行为、结构、材料各方面仿生,实现生物外轮廓拟合,动态全运动模拟,达到翱翔海洋、“以假乱真”的目的。
该款软体仿生鱼模仿蝠鲼(俗称“魔鬼鱼”)的体态,翼展1米。虽然在空气中的“体重”达到35斤,但在水里游动却灵活无比,令人真假难辨。
彩票达人中新社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许婧)由上海海洋大学仿生鱼团队历经10余年研发的智能软体仿生鱼——“文鳐”20日在上海宣布问世,其凭借节能、低噪、隐蔽等性能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远洋捕捞、深海勘探等领域。
据了解,上海海洋大学仿生鱼团队还开发了仿生鱿鱼、仿生金龙鱼、仿生海豚、仿生海鳗等。团队已和上海一家公司签约,共同研发软体仿生鱼,并期待有更多市场运用。(完)
网友评论更多
13 五家渠w
第33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材料7月5日开始公示➁➂
2025-07-02 13:56:27 推荐
187****3313 回复 184****1860 :点亮网络文明之光|张德:火爆“村BA” 向上精气神➃ 来自北屯
187****5471 回复 184****7775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南京仙林街道:一个笔记本的自白➄ 来自铁门关
157****2582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➅➆ 来自双河
38 可克达拉632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南京仙林街道:为百姓办好小事是最大的荣耀➇➈
2025-07-03 04:09:05 推荐
永久VIP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紫金山实验室:巡天探海 彰显实力➉ 来自昆玉
158****3432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紫金山实验室:提升技术 服务社会➊ 来自胡杨河
158****2226 回复 666➋ :记者探访——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紫金山实验室➌ 来自石家庄
91 唐山rr
百秒看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南京龙尚村➍➎
2025-07-03 16:27:26 不推荐
秦皇岛nw :先睹为快!“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河海大学➏
186****9402 回复 159****2423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进基层活动预告片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