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3🍙
具体来说,作为随身携带的“手机砝码”,消费者在之后购物过程中,遇到商家使用电子秤称量商品时,只需将手机直接放上去当场测试,观察电子秤显示的重量是否与自己手机重量相符,可以快速、准确地辨识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如果误差超过±10克,就可能称量不准,可以初步判断是否遭遇了缺斤少两的“鬼秤”。
“手机变砝码”是规范民生计量领域市场经营秩序、遏制缺斤少两的妙招,“操作”极为方便惠民,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多种宣传活动中,都是非常亮眼的“节目”。只要将手机放到检定合格的电子秤上,测量并记录重量,由市场监管部门加贴克重标签,让手机秒变“打鬼砝码”。
在某地举行的一次宣传活动中,许多消费者直言“这个办法真不错”。有消费者表示,在农贸市场、街头摊点买肉菜、买水果、买活鲜,最怕秤不准,发现缺斤少两也常常和卖家“理论不清”,现在把手机往秤上一放就知道有没有问题。
有业内人士介绍说,“手机砝码”的妙招值得大规模推广。目前,许多正规品牌手机在说明中都会标注重量克数,即便添加了手机壳,也可以通过标准计量器具获得重量。购物前,掏出手机往商家的秤上一放,准不准、一目清。
近日,江苏连云港等地农贸市场爆出“鬼秤”、消费者遭市场主办方和商户抢夺手机事件。虽然该事件最终以市场主办方和涉事商户被处以罚款,市场主办方2名工作人员、涉事商户及其2名亲属被行拘而收场,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鬼秤”横行的背后原因。
快3“‘手机变砝码’,以后买东西再也不用担心‘鬼秤’了”“这个办法很好,如果大家都用起来,商家也不敢用‘鬼秤’了”“这个方法好是好,就怕手机被砸”……今年5月20日是第25个“世界计量日”,中国的主题是“计量筑基新质生产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人日报》记者走访甘肃兰州街头询问有关“手机变砝码”的话题时,发现不少消费者认为“手机变砝码”可以遏制“鬼秤”横行,但也有部分消费者担心遭到商家的报复。
面对这样的“规范流程”,采访中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此举有助于遏制“鬼秤”横行,但也有消费者担心“手机会被砸、被抢”,甚至有人担心自身安全。
🍚(撰稿:福州)数字技术赋能全媒体传播 首届中关村数字传播论坛成功举办
07-11 亿斯🍦
人民网2023年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公示
07-12 妍华衣舍🍧
献给新年也献给你,记协向新闻媒体征集新年寄语
07-11 贵惠达🍨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发布
07-11 久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上线期刊论文优先发布系统
07-11 雅美克🍪
后人类时代的太空史诗——评《宇宙的尽头》三部曲
07-11 宝邦丰🍫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22年度·第33届)》出版发行
07-13 魅力🍬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唱给中国记者?
07-12 校园o
《“百姓喜欢 坏人害怕”》中国记者推广短剧
07-12 仙境t
“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07-12 语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