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和凯尔纳共同带领的中巴科研团队,基于对中国发现的翼龙化石的研究,建立了朝阳翼龙科的一个新属种。双方将其命名为“友好美丽飞龙”,以纪念两国科学家在翼龙等古生物研究领域的长期友好合作。“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友好美丽飞龙’不仅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也是巴西与中国友好合作的见证。”凯尔纳表示。
合作过程中,两国科研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长足进展。“20年来,两国科研团队联合培养了一批博士、博士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翼龙等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青年学者。”凯尔纳说,“希望巴中两国联合培养的青年学者继续加强科学知识和文化交流,不断筑牢巴中友好之桥。”
访问中国期间,凯尔纳领略了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壮丽风光,也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与我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访华时相比,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政府和全社会对科学研究、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大幅提高。”凯尔纳感慨道。
大发官网www下载“20年来,巴西与中国科研团队在古生物研究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是两国科学、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体现。”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凯尔纳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凯尔纳也十分关注两国博物馆领域的合作。他介绍,2018年9月,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仅10%的馆藏得以幸存。中方团队当即表示愿意帮助巴西国家博物馆进行重建。2018年11月,两国国家博物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展览互换、文物研究、考古发掘、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凯尔纳对中国近年来在博物馆建设、文物保护以及文博技术创新等领域取得的进步表示钦佩,对中国合作伙伴及各方面对巴西博物馆重建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凯尔纳表示:“2026年,修缮后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将重新向世界敞开大门。未来,我们希望能推动更多中国文物到巴西展出,让更多巴西民众近距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将两国友谊继续传承下去。”
凯尔纳说,自2004年开始,巴中科研团队携手研究命名17种翼龙化石,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还在巴西、中国等地进行多次联合考察和发掘。2014年,两国科研团队发表论文,介绍在中国新疆哈密发现的新的翼龙类群及5枚立体保存的蛋化石。国际古生物学界对这一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翼龙研究200年来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凯尔纳表示:“20年的友好合作,不仅让两国科研人员结下深厚情谊,也为推动世界古生物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网友评论更多
58 上饶r
贺雪峰:市场-社会二元体制模型与“三农”政策🐉🐊
2025-07-17 06:16:48 推荐
187****4456 回复 184****4477 :姜长云:如何看待都市型现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特殊性——以北京市为例🐋 来自抚州
187****9596 回复 184****1547 :叶兴庆: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农村和谐稳定🐌 来自宜春
157****4337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吉安
27 瑞昌361
叶兴庆: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六大重点方向🐏🐐
2025-07-18 11:40:58 推荐
永久VIP :叶兴庆:日本加入TPP对农业的影响及其应对🐑 来自共青城
158****8459 :叶兴庆:农业走出去要解决好六大问题🐒 来自庐山
158****9340 回复 666🐓 :叶兴庆:新农村要有新经济🐔 来自乐平
96 瑞金jv
厉以宁 韩长赋 叶兴庆 陈文胜 刘祥琪:中国未来谁种地?🐕🐖
2025-07-16 19:23:27 不推荐
德兴uf :叶兴庆:中国将继续发挥扶贫领跑者作用🐗
186****9079 回复 159****6091 :覃诗雅: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百年变迁:传统与当代——202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