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消费者的质疑,还需涉事车企予以更多回应。需要明晰的是,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新能源车企以“续航数据”为卖点进行宣传本无可厚非,这确实也是衡量新能源车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但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
相关车企要清楚的是,自身在宣传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续航虚标”的情况,无疑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和用车体验。长此以往,损失的其实是新能源车的品牌价值。这并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彩富网时下,新能源车的发展是舆论场内的热点话题之一。但据新京报贝壳财经3月13日报道,有消费者反映称,小鹏、欧拉好猫等新能源车被消费者质疑“续航虚标”。有车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自己测算了一下,实际续航里程得打个5.5折左右”,类似现象在冬天尤其普遍。
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对虚假宣传的约束力度。比如,通过制定强制性的行业规范,要求新能源车企使用更为通俗的语言标注清楚现实驾驶环境下的续航数据等。
即便如相关人士所说,车企对外宣传的续航数据是在“某种理想状况下测试出的”,理想状况也不能脱离现实背景,车主在实际行驶的过程中也不该有太大的差距。如果消费者的说法属实,“实际续航里程得打个5.5折左右”,显然不合常理。而在这样的数据面前,所谓的车主驾驶习惯、天气原因、开空调、测试标准差异等理由,很难站得住脚。
一直以来,新能源车的续航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受冬季低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车的续航本就会打一些折扣。然而,即便是一些消费者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续航打折幅度接近腰斩,还是持续冲击着消费者的信心。
在此背景下,面对质疑,相关车企有必要拿出诚意,提供更详尽、真实的续航信息,说明是否存在“续航虚标”等现象,避免误导消费者。而对于已产生的消费纠纷,涉事车企也有必要依照相关规定,做好售后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当消费者想要诉诸第三方检测机构时,却被告知没有相应的标准,无法进行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检测。对于一个行业而言,第三方检测缺位,难以形成有效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样的现象值得有关方面予以高度关注。
而要想消除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续航虚标”的质疑,不能仅靠消费者和车企之间“各说各话”。监管层面不妨建立更为科学严谨、贴近实际的测试规程和测试体系,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虚标的查处力度,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网友评论更多
90 登封t
「大皖新闻」跨省履新的他,被任命为副省长🎣🎤
2025-07-21 13:49:02 推荐
187****1449 回复 184****7207 :「新京报」商务部: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 来自新密
187****9984 回复 184****4120 :「光明网」凌晨突发!6人全部遇难🎦 来自偃师
157****1307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孟州
64 沁阳912
「每日经济新闻」颜宁、石正丽等确认为院士候选人🎩🎪
2025-07-19 22:04:40 推荐
永久VIP :「中国气象局」最高级别!刚刚,台风预警升级为红色!🎫 来自卫辉
158****4723 :传递中国声音🎬 来自辉县
158****2064 回复 666🎭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来自长垣
55 林州ys
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
2025-07-19 13:35:22 不推荐
禹州gl :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186****3979 回复 159****4734 :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