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基层政务新媒体变成形式主义新“秀场”,关键要抓住一个“实”字。一个新媒体账号即便粉丝量不大,从内容的采写、编辑,到信息的审核、发布、推广,再到管理后台、与网友互动,都要求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正因如此,开设一个新账号必须从“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好利用现有平台是否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开设账号后更应经常性审视“实际效果”,权衡运营成本和为民服务的收益,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办好事实事这个“刀刃”上。
比如,一些单位和部门重开通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开设的新媒体账号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沦为不发文、不互动的“僵尸号”。又如,一些基层政务新媒体账号定位不明、职责不清,“为开办而开办”,不能很好满足群众获取权威信息以及办理相关业务的需求。再如,有的政务公号热衷于搞评比和排名,甚至强制签到、打卡、转发、点赞,占用基层工作人员大量时间精力……
关停不是目的,优化服务才是目标。从各地的探索来看,不“一刀切”地关停,而是依据一定标准,在保留某些涉及重大民生、服务类账号的同时,将其他账号所承载的信息和服务功能转移到统一的集成平台上,能够更好发挥政务新媒体联系群众、服务公众的作用。紧扣更好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的本质,做好“实”字大文章,政务新媒体才能远离形式主义窠臼,变“指尖上的负担”为“指尖上的方便”。
众购购彩近段时间,多地一批基层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布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将相关信息资讯、公示、公告等内容并转入属地政府网站。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好办法。
去年底《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强调,“对于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的政务应用程序,应及时关停注销”。根治政务新媒体账号过多过滥的问题,把基层干部从运营维护新媒体账号的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必须扎扎实实、不折不扣落实落细意见,动真碰硬、务求实效。
政务新媒体是数字治理的有效载体之一。一些网感强、内容实、形式新的政务新媒体,如“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江宁公安在线”以及“浙里办”APP等,都以其内容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实用性赢得了口碑和公众的喜爱。然而,也出现了一些开办时“一哄而上”、运营时“难以为继”的基层政务新媒体账号,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给基层干部群众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和烦恼。
网友评论更多
85 泸水r
今年过年回家你有特别想见到的人吗?🤵🤶
2025-07-24 17:30:51 推荐
187****6220 回复 184****1708 :你有没有一张对你来说意义非凡的老照片?照片背后有哪些难以忘怀的人或事?🤷 来自西安
187****1362 回复 184****4065 :有哪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 来自延安
157****2334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铜川
66 渭南134
为什么深圳地铁的线路规划不像北京一样设计成棋盘布局?🤾🧑
2025-07-24 06:40:00 推荐
永久VIP :当教室突然安静——扰动,突变与回复🧒 来自咸阳
158****1551 :全国高铁网车次密度示意图 2024年1月🧓 来自宝鸡
158****8048 回复 666🧔 :北京为何称为中国文化中心?🧕 来自汉中
47 榆林po
喜羊羊与灰太狼在你心中地位有多高?🧖🧗
2025-07-22 17:31:06 不推荐
商洛re :如何理解心理学教授王小华分享的「职场人设跟真实自我的关系与平衡」问题?🧘
186****8846 回复 159****4298 :如何理解心理学教授王小华分享的「为什么当你『松弛』下来会产生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