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敦煌悬泉置遗址被发现,它是中国汉代建立在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驿置机关,主要功能是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出土于此的中国国宝级文物《四时月令诏条》墙壁题记(以下简称“《诏条》”),是目前所见最完整的汉代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文书。
中新社记者梳理发现,在《诏条》中,除了强调“禁伐”“禁渔”“禁杀幼小动物”等对自然资源要“取之有道”外,诏条还依据时令指导古人的生产生活:“谓修筑堤防,利其水道也,从正月尽夏。”
“谓大小之木皆不得伐也尽八月草木令落乃得伐其当伐者”“谓剿空实皆不得摘也空剿尽夏实者四时常禁”“谓禽兽六畜怀任有孡者也尽十二月常禁”“谓矢蜚鸟不得使长大也尽十二月常禁”“为蜚鸟及鸡卵之属也尽九月”……在《诏条》中,“以时禁发”“用养结合”等生态保护思想,在今天依然不过时。
浙江3d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早在2000年前的中国汉代,在负责保障中西方使者商团等频繁往来的敦煌悬泉置,即已有刻在墙壁上的“环保法”,用于提醒和约束往来丝路上的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月令”是中华先民进入农业时代以后,对大自然(包括时令气候、动植物生长繁育等)和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作长期观察体验所得出的经验总结。《诏条》在继承传统“月令”思想的基础上,以法律“诏书”的形式确立了以“四时”为基础的生产生活准则。
常燕娜表示,《诏条》内容及其颁布,反映了西汉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以及实际效用性,反映出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认知,时至今日仍有可借鉴之处,与今天江河湖海的“禁渔期”,以及对山林草原的野生动植物“呵护”有异曲同工之妙。(完)
“相较于近代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设的特殊纪念日,中国古人则将其一以贯之到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中。”甘肃简牍博物馆科技保护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常燕娜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诏条》内容涵盖了保护林木、动物、水、土等各方面内容,浓缩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律。
作为甘肃简牍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诏条》长2.21米,宽0.48米。该诏条由当时秉政的王莽上呈、以临朝的太皇太后的名义颁布。全文共计101行,约1600多字,题记为《使者和中所督查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主体部分包括五十条与百姓有关的生产实践内容,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共计72条。
常燕娜解释说,《诏条》为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所记载的一些职官如羲和丞等,为史书所不载,这种律令形式此前亦不曾见到实物。此外,《诏条》文字对《吕氏春秋》和《礼记·月令》的有些文字可校订旧释之误。
“诏条规定春季禁止伐木、夏季驱兽护田、秋季囤积五谷、冬季毋发所盖藏之物以顺时气……这些都是古人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一些比较朴素的环保意识。”常燕娜说,悬泉置是汉代中西方往来重要的必经之地,《诏条》意在倡导遵循自然时序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往来使者、驻守将士起到广而告之和警示作用。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人为了保护环境,可谓尽心竭力。除了写在墙上的“环保法”,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即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机构“虞”,《尚书·尧典》即记述了舜任命伯益担任“虞”的官职,朱虎、熊罴为佐之。
网友评论更多
67 昭通w
用菜刀劈开腹部,她亲手掏出了自己难产的孩子💯💰
2025-08-03 07:25:04 推荐
187****8472 回复 184****4322 :驴肉火烧的派别之争,你站河间派还是保定派?💱 来自普洱
187****3817 回复 184****4692 :椰树椰汁能丰胸吗?能,多喝点,长胖了就丰胸了💲 来自临沧
157****3873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保山
54 安宁217
免费!免费!免费!GPT-4o是什么?是你想要的一切💵💶
2025-08-01 18:49:13 推荐
永久VIP :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大到离谱!是天生的还是因为运动?💷 来自宣威
158****3973 :强迫症震怒:好好一板药,为什么非要少给一颗!💸 来自芒
158****6135 回复 666💹 :让无数女性害怕的“鸭嘴钳”,到底有没有替代工具?💺 来自瑞丽
11 大理rm
母亲节|我们想让最新的医疗进步,为孕产妇保驾护航💻💼
2025-08-02 05:35:03 不推荐
楚雄ym :带娃假期旅行:开开心心出门去,骂骂咧咧回家来💽
186****2539 回复 159****2331 :工作暂停,中午去wild eat 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