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山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其“三个关键”:关键时间、关键地域和关键内涵。赵东升表示,该遗址是皖东南地区迄今发现的先秦时期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较大、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谱系明确的代表性遗址,为理解长江下游地区近4000年的文明演进提供了深刻的学术启示。
磨盘山遗址还出土了较多玉器,可见器形有玦、璜、坠、环、纽扣等,大部分玉器均有重复利用的现象,有的断为几截仍钻孔缀合使用,表明玉器可能是作为珍贵的物品而使用。
磨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1970年,在开掘河道的过程中被意外发现。2015年至2023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磨盘山遗址先后开展了三次系统性发掘,发掘面积共1625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证实该遗址是一处连续使用近4000年的区域中心性聚落。
赵东升表示,磨盘山遗址出土的文物显示,当地居民生活富足,经济以渔业为主,同时兼有种植、畜牧、采集和狩猎等多种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体现在他们的艺术成就和生活情调上。
网信快3网站中新网合肥4月7日电 (记者 张俊)猪尊、牛尊、玉璜……4000余件精美的文物横跨近4000年时间。近日,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走进考古遗址现场,实地探访长江下游地区近4000年的文明演进。
目前,磨盘山遗址已正式启动了第4次考古发掘。赵东升介绍,未来,考古团队计划加快对已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继续对遗址进行补充发掘,加强文物的活化利用,通过修复、展示和教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完)
在磨盘山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出土了一些独特的文物,如鱼尊、猪尊、牛尊等,这些文物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同时,大量的网坠、陶觽、石制农业工具以及水稻、菱角、芡实等植物遗存和兽骨、螺壳等动物遗存的发现,揭示了古人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南京大学副教授、磨盘山遗址考古负责人赵东升表示,良渚文明并非孤立产生,而是受到了多种域外文化的影响。他说,皖东南地区作为周边文化进入良渚古国腹地的必经通道,在这里发现的文化交融证据表明,从马家浜文化晚期到崧泽时代,这种交融越来越频繁,为后来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基础。
网友评论更多
73 会理y
墨总统:美“国别人权报告”侵犯别国主权和独立💣💤
2025-08-03 15:42:44 推荐
187****7081 回复 184****3796 :坦桑尼亚持续暴雨已致66人遇难💥 来自贵阳
187****4665 回复 184****2989 :日本海岸漂浮大型鲸鱼尸体 长度达10至15米💦 来自六盘水
157****8982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遵义
66 安顺155
首次超两千 英国三地202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大幅增加💩💫
2025-08-02 10:36:53 推荐
永久VIP :美西方频繁炒作中国“产能过剩” 多家国际媒体纷纷发文驳斥💬 来自毕节
158****1968 :热点问答 | 美国“援乌”600多亿美元,钱到底会去哪儿?💭 来自铜仁
158****3951 回复 666💮 :通讯|中国“幸福草”助力卢旺达青年实现创业梦💯 来自清镇
33 赤水op
国际观察:美方应当尽快移除阻碍中美人文交流的“绊脚石”💰💱
2025-08-03 14:13:00 不推荐
仁怀vd :中国代表驳斥美国就外空安全对中国的无端指责💲
186****1480 回复 159****4073 :厄瓜多尔警方缴获1.37吨毒品 逮捕重要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