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点认为,在时令节气的文化语境中纪念文字的创造,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意蕴绵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承载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
陶曲勇表示,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且仍在使用的自源性文字体系,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正有效推动中文从使用人数“最多”向“更广”的范围扩展,促进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秦汉时期,仓颉造字被赋予了‘天雨粟’的祥瑞色彩,这恰好与‘雨生百谷’的谷雨节气相契合,所以自汉代以来就有‘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的民间传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陶曲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陶曲勇说:“文字的产生对于一个文明而言,其价值怎么估量都不过分,所以中国古人非常崇拜仓颉。”“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文明肇始的重要标志,创造汉字的仓颉因而被视为一个代表汉字起源、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
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美国女孩安妮在小学时接触中文,之后来到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深入了解中国,从汉字“缘”中感受到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很讲究缘分,形容人和人之间的奇妙联系,是一个含蓄美丽的词。但英语里没有准确对应缘分的词,这和中美地理环境、传统思想等因素有关。这也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性,因为翻译很难完全解释原词表达的情感。”
汉字之外,时令节气也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识。中国人很早认识到气候、物候等变化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节令系统,即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节气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味。
2010年,为强调语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推动六种官方语言的平等使用,联合国方面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同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建议,将每年的联合国中文日定在中国传统节气谷雨当天,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据悉,目前,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超过8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世界范围内的“中文热”持续升温。
小财神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国璇 曾玥)4月19日,中国迎来农历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这一天也是第十五个联合国中文日。“雨生百谷”相逢中文日,其中蕴含着时令节气和汉字间的奇妙联系。
仓颉造字和谷雨节气既有关联性,又都蕴含浓郁的文化内涵,促成了联合国中文日与谷雨的相遇。每年的联合国中文日,联合国及世界各国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包括举行“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体验书法、演唱中文歌曲、举办书画展等,成为全世界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桥梁与窗口。
网友评论更多
68 曲阜f
眸子: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和“三个平面”😅😆
2025-08-08 17:31:45 推荐
187****8269 回复 184****4456 :邢贲思:书写新时期的大众哲学😇 来自邹城
187****9808 回复 184****5762 :邢贲思: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来自新泰
157****7311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肥城
80 邹平820
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启示😋😌
2025-08-09 11:30:52 推荐
永久VIP :邢贲思:“三多”与“三勤”😍 来自郑州
158****6295 :邢贲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终结点 只有新起点😎 来自开封
158****9118 回复 666😏 :余孟孟:从“周敦颐之问”看当代教育:孩子学习为何不快乐?😐 来自洛阳
87 平顶山hq
尹文汉:周敦颐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人”😑😒
2025-08-09 06:48:52 不推荐
安阳uu :王友胜:周敦颐诗中的孔颜之乐与林泉之趣😓
186****7264 回复 159****7151 :“东北狠人”孙红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