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淞认为,台湾社会正处在“急速西化”的环境中,一些人从头到脚都忘掉、失掉中国人该有的风度,尤其是没有注意到民间文化的传统还依旧深厚。
5分快三中新社台北3月27日电 (记者 杨程晨)台湾知名出版人、《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的告别式27日在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举行,台文化界多位知名人士、杂志读者出席。厅堂内外,摆放着黄永松生前多位大陆挚友、合作伙伴遥敬的花篮。
出席告别式的台湾摄影家庄灵与黄永松的友谊超过50年,他向中新社记者回忆了两人的种种经历。“前些时候,我在大陆与他通过电话,说起回台后一聚,没想到成了诀别。”庄灵表示,《汉声》的发行使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被西方人看见,也让两岸年轻人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传统。“我们是世交,很难用一个词来评价他的。他是将一生的志业灌注到发扬传统文化中”。
庄灵与太太陈夏生27日一齐到场,陈夏生与黄永松亦有着特殊渊源。1981年,身为结艺家的陈夏生与汉声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结》一书,“中国结”自此得名。陈表示,黄先生是相当热诚的人,很会照顾、训练年轻人,“他是真正为后辈着想,《汉声》的晚辈如果有其他好的去处,他都会鼓励”。
杂志创办人之一的台湾知名画家奚淞与黄永松等人并称为“汉声四君子”。27日,他在台北的另一场文化活动上对记者说,“过去我们4个人团体是以黄永松为主,他带着大家去探寻民间的智慧。当时大家在追求西方式前卫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另一种前卫,重新回看自己的乡土文化。”
1943年10月出生在台湾桃园的黄永松于今年3月4日辞世。过去半个多世纪,黄永松携其在20世纪70年代创办的中英文《汉声》杂志奔走于两岸,专注抢救、挖掘、整理中国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黄也被誉为民间工艺、表演艺术、民俗文化的“守护神”。
“一本10多万字,光校稿就要6次。我当时觉得,为什么这家杂志社跟其他家那么不一样?”离开《汉声》后,许常德进入音乐圈,并将这些“认真的规矩”带入唱片的美术、印刷、包装领域。许常德感叹,黄永松是一个比“爸爸妈妈”对自己还好的人,也是《汉声》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黄先生走了,难道他创造的东西就要像酒精一样挥发吗?”许常德说,“我们近期有在讨论,要让《汉声》的IP活下去。”(完)
出席告别式的台湾知名音乐人、词作者许常德向记者介绍,约40年前,他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汉声》。在其印象里,《汉声》是一家异常“麻烦”的杂志,而黄永松却是一个“超级浪漫”的人。
网友评论更多
58 安宁l
北京为何称为中国文化中心?🍮🍯
2025-08-13 11:21:52 推荐
187****1446 回复 184****6262 :喜羊羊与灰太狼在你心中地位有多高?🍰 来自宣威
187****4073 回复 184****4860 :如何理解心理学教授王小华分享的「职场人设跟真实自我的关系与平衡」问题?🍱 来自芒
157****1041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瑞丽
49 大理867
如何理解心理学教授王小华分享的「为什么当你『松弛』下来会产生愧疚感」?🍴🍵
2025-08-12 17:41:39 推荐
永久VIP :如何理解心理学教授王小华分享的「面对职场打压如何做心理调适」?🍶 来自楚雄
158****4058 :冲高教科书—ThinkBook 14+ 2024评测🍷 来自个旧
158****3666 回复 666🍸 :为什么江南园林都长一个样?🍹 来自开远
84 蒙自lv
羽毛球的那些梗🍺🍻
2025-08-13 05:55:07 不推荐
弥勒wx :如何看待李泓在《洞见对谈》里称「2030 年固态电池有望量产上车」?🍼
186****4013 回复 159****5381 :职业教育的春天是不是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