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知音文化的传播,刘富道建议,应丰富其传播载体,凝聚更多情感共鸣。以文学创作为例,刘富道称,文学作品离不开现实生活,一座城市的人文历史、风景名胜皆可付诸笔端,而知音故事本身及其深刻内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长江之畔、龟山脚下,武汉有一处名为“古琴台”的建筑群,是后人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钟子期而建。这两人,一人寄心志于弹奏,一人闻琴音而会心。一曲《高山流水》,演绎出这段千古流传的知音佳话。
三分pk10“我常常想,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出生在‘知音故里’,知音这个美妙的词语总能带给人无限向往与遐想。”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刘富道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在于其引发的强烈情感共鸣,丰富传播载体,有助于知音文化的传承。
“人人都需要有知音,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之间也需要有知音。”在刘富道看来,知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对美好关系的追求,更蕴含着知情重义、崇礼守信的文化内涵以及和合与共的价值理念,往大了说,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
刘富道提及,多年前他曾为一本知音文化主题征文选粹作序。那场活动中,来自武汉市多所高中的6000余名学生参与了作品征集,他们写家乡、写友谊、写山水、写民俗,从不同角度阐述“知音”的含义。“这就是传播知音文化很好的一种方式,孩子们在书写中丰富了对‘知音’的理解。”刘富道说。
不仅是文学作品,刘富道认为,以知音故事为蓝本,通过音乐、绘画、影视剧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让大家透过其中产生共鸣、引发探索的兴趣;整合知音相关人文、自然资源,让游客沉浸其中感受其内涵,都是推广知音文化的有益尝试。(完)
刘富道认为,知音故事发源于湖北武汉,当地还留有“古琴台”“琴断口”“钟家村”等与知音故事相关的地名以及钟子期墓等历史遗迹,整合现有的文化景观资源,深入挖掘知音文化内涵,有利于彰显湖北文旅独特辨识度。
眼下,湖北文旅正在开展以“知音湖北”为主题的文旅宣传语主题创作征集活动,刘富道在其散文作品中阐释了其对知音文化的理解。
网友评论更多
71 兴城n
莲花楼 关于风👶👷
2025-08-14 07:26:06 推荐
187****9024 回复 184****2502 :44岁女子生二胎当妈又当奶👸 来自吉林
187****8383 回复 184****7757 :男子被索30万彩礼要求女方也陪嫁30万👼 来自四平
157****5606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辽源
90 通化984
赵露思十年前是奥林匹克中国少年形象大使💃💅
2025-08-14 04:37:42 推荐
永久VIP :Makiyo暴瘦💆 来自白山
158****2051 :你支持取消实体SIM卡吗💇 来自松原
158****4592 回复 666💪 :井柏然赛道🕴 来自白城
26 榆树qw
戚薇打卡夏家三千金拍摄地🕵🕺
2025-08-12 16:27:56 不推荐
德惠gc :西安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186****9109 回复 159****5084 :歌手2024首期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