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以后,只要是和工作相关的东西,我都会收藏起来。”40年前,徐超成为一名铁路职工,与西格线共同走过40载。从工务养路工干起,长期担任运转车长,奔走于西格线上。在众多收藏品中,徐超最喜欢的是与铁路有关的老物件,邮票、首日封和不同时期的火车票,记录着他在西格线上忙碌过的40年光景,也见证着铁路发展的印记。
“月月穿新鞋,天天走老路。”这句铁路职工间的打趣,是铁路工务系统最重要的岗位之一——巡道工的真实写照。巡道工曾经在线路维修保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承担着铁路线路巡养任务,涂述强便是其中的一名。“当时我们每天平均要走20公里路,工作环境很艰苦,责任很重大。”涂述强告诉记者,一年四季,不论昼夜还是严寒酷暑,他们都是风雨无阻奋战在铁路线上,成为铁路最忠诚的安全卫士。如今,巡道工这个岗位随着机械设备和智能化操作系统的上线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40年的铁路发展,餐饮的变化是一个很直观的物证。自青藏铁路西格段通车以来,列车上的餐食不断更新升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是记录铁路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证明。西宁客运段餐车工作人员郝宝君36年乘务工作经历被“会说话的照片”记录,八部相机,30余万张照片,他用一张张照片讲述着时代的发展和铁路运输的变迁。
皇家官网央广网西宁4月29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实习生鲍娜好)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西格段正式投入运营。时光匆匆40载,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实现由“绿皮车”到“红皮车”,再到如今“复兴号”的升级,这段816.5公里的里程,见证了无数铁路人的付出和坚持,也承载着高原铁路的发展故事。近日,记者走进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聆听西格段开通运行40周年背后的故事。
58岁的李中石,是西宁机务段整备车间的一名高级技师,40年前,刚参加工作仅一年的他参与了西格段开通典礼,他的人生轨迹与西格段发展有了不可分割的印记。在34年的工作生涯中,李中石先后检查处理过的内燃机车型号达10余种。随着机车越来越先进,部件稳定性也更高,而各种检测维护设备也越来越齐全。目前,当机车入库通过检测棚时,李中石和同事就能直接从电脑上准确接收机车检测信息,在大幅度提高机车检修整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网友评论更多
53 龙海i
上海总和生育率0.6,难题何解?✨✩
2025-08-15 07:18:08 推荐
187****8643 回复 184****4315 :马上评|珠海取消教职工食堂,为什么引起共鸣✪ 来自漳平
187****3798 回复 184****5640 :南阳一招商引资企业被指占用百余亩耕地、直排废水,国土和环保部门介入调查✫ 来自福安
157****3230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福鼎
42 南昌283
联合国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
2025-08-14 0-1:22:24 推荐
永久VIP :进!围!锁!击!毁!断!东部战区发布《打“独”六字诀》✰ 来自九江
158****3058 :新城市志|时速600公里的“超级高铁”,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自景德镇
158****1044 回复 666✲ :相亲分析师走红背后:戳中大众“爽”点,奇葩投稿可能是剧本✳ 来自鹰潭
17 新余ii
联合国发言人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2025-08-13 02:39:13 不推荐
萍乡zu :怎么做到的?女子头卡塑料凳求助消防,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186****1307 回复 159****1330 :做大做强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