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为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改造工程采用了“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化AIV+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RMG)”装卸工艺方案。以无人引导小车为例,洋山四期AGV小车依靠埋在地下的磁钉实现导航,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该项目采用的新一代AIV小车,依靠视觉识别系统和算法等进行识别和导航,在灵活性和效率方面都有所提高。
码头改造过程要满足绿色、低碳、环保要求,需最大限度利用旧结构和旧材料,减少资源浪费。据了解,改造项目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拆除下来的30%如混凝土、钢筋等都被再次利用,工程对环境的压力降到最低。
腾讯彩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 (尹倩芸)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这里昔日曾是煤炭码头,如今已焕然一新变身绿色智慧港口。
项目还构建了清洁用能体系,推进港内AIV充换电站、岸电以及光伏设施等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态护岸及人工湿地,落实生态补偿措施,打造生态绿色、低碳示范码头。
据了解,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于2022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23年12月28日完工交付调试,计划2024年6月底完成竣工验收,开港运营。
“相较于在开阔水面造一个新码头,旧码头改造更为复杂”,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秦涛称。为此,上港集团选择保留原码头布局,改变集装箱码头常用的环形路线,创新采用反“F”形布置,分前、后、内三档布置,前档建设1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后档和内档分别建设2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罗泾港区曾是上海港煤炭、矿石运输的主要港区,承担了大宗散货江海转运的重要中转功能,历史上散货最大年吞吐量达1.1亿吨。但随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和长江大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升,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煤炭码头、矿石码头分别于2017年、2019年正式停产。
上海因水而生,以港兴城。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准箱,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但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加,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的短板也开始显现,亟需尽快增加集装箱岸线资源、拓展集装箱码头作业能力。
网友评论更多
10 石嘴山u
2024智能工控与存储产业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25-08-14 19:36:15 推荐
187****4370 回复 184****3239 :踏浪新能,智赋出海 | 锂电下半场如何破局...🐙 来自吴忠
187****6170 回复 184****2636 :全场景云终端优选|Giada杰和科技产品系列指...🐚 来自中卫
157****3971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固原
22 灵武246
安森美选址捷克共和国打造端到端碳化硅生产...🐝🐞
2025-08-15 18:44:12 推荐
永久VIP :派拓网络通过提供更全面的SASE功能树立安全...🐟 来自青铜峡
158****3362 :华北工控BIS-6670K模块化整机,支持水质自...🐠 来自呼和浩特
158****9843 回复 666🐡 :华北工控ATX-6152,助力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 来自包头
11 乌海ml
华北工控:推进嵌入式AI应用落地,为电站数...🐣🐤
2025-08-15 12:39:21 不推荐
赤峰sk :德硕瑞OGWSD/OGWTI系列框型传感器🐥
186****4127 回复 159****3803 :把握行业脉搏,2024年电机产业链交流会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