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网➢
幸运网中新网南京6月7日电(徐珊珊 钟升)“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这是保证我们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与此同时,还要具备带着好奇心去持续探索的行动力。”作家马伯庸近日做客南京大学,分享创作之道并寄语学子。
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报告厅举行的《文学历史中的“他”与“我”:考据与虚构》专场讲座上,马伯庸引经据典,用名著中鲜活的文学案例,讲述作为创作者的经验与思考,并现场回答学生提问,分享干货。活动上,马伯庸受聘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从“普通人的自我救赎方法”,到“如何找选题”“寻求小技巧”,现场提问不断,马伯庸一一耐心作答。小小的报告厅被挤得水泄不通,学生热情高涨,欢声笑语和掌声不断。
他举例称:“我们写一个宋代的故事,主角是士兵,就不能写他在社会上广受尊重;我们要写一位明清时代的女性,在写她出门的时候,就必须给她找一个充分的理由。”
在马伯庸看来,文学可以填补历史留下的空档,因为历史的记载永远是残缺不全的,通过文学的想象力量,可以提供一个空间,将当时的故事重新演绎,“这种有的时候我觉得反而会更接近真实,这种真实不一定是客观事实的真实,而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
从事历史小说写作,作家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一个问题:历史真实和虚构之间,该如何取舍,该采取怎样的平衡和构建?马伯庸对此表示,要对历史保持充分的尊重,“大历史绝对不能改,包括衣食住行、社会观念等。”
马伯庸多次鼓励青年学子多读书,带着“功利心”去读书。“在读书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读书,这听起来好像很功利,其实对于我们读工具书、专业书非常有用。有时你觉得记不住的内容,已经深深植入脑海中,在你未来的写作和创作中,都能感受得到,并运用上。”(完)
马伯庸鼓励青年学子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并持续不断对每个疑点进行深入探索。“你会发现,可能99%是没有意义的,但剩下的1%,就会变成我们的素材,变成未来某一天会用到的知识支撑。”马伯庸说。
“即便是可以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也并不是天马行空的,仍要遵循历史逻辑。”马伯庸认为,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不断学习,使作品与历史不相违背,又能从文学的角度,激活历史,构建现代与古代的连接,形成一个共同的叙事。
➣(撰稿:普洱)范冰冰陷“偷税门”:国税地税齐发声! 起底范冰冰资本版图
08-16 邦莱➯
一条微博引发“血案” 3000亿影视股悬了(表)
08-15 火百➰
业内人士:确有大小合同调税现象 国家严查是好事
08-15 小梦幻风采➱
问题公司步步走低 130股市值不足20亿
08-17 风尚年代➲
海南宣布设立海口江东新区 2龙头股有望最先受益
08-15 绚丽潮流➳
BAT大佬们为啥青睐贵州?
08-15 潮流年代➴
2024西湖论考-智学通中高考赛道高峰论坛
08-17 小天地潮流➵
人社部、福建人社厅及厦门人社局领导一行莅临易联众调研指导
08-15 诗亿m
装库科技以“专业”的态度,引领房产快速去化
08-16 财真q
金价再起飞!港A黄金概念涨“嗨”了,机构:中长期上涨行情或未结束
08-17 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