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费者来说,提前“囤旅游”较平时更划算;对商家而言,发售旅游预售品也有多重利好,有利于旅游公司“回血”,在淡季储蓄“冬眠”的资本,待到旺季时才能更好“满血复活”。
从这个角度看,“预付费式旅游产品”的出现,本是令各方皆大欢喜的事情。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从报道看,现实中,一些商家往往“诚意”不足,让产品的效能大打折扣。
概言之,预付费式旅游产品不能由“馅饼”变“陷阱”。对此,消费者需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被低价、赠送物品等忽悠。对待相关产品要始终抱持谨慎态度,尽量选择一些“临近”“小额”的预售产品,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尽量选择可靠的商家,避免被坑。
六合联盟专区近年来,“囤旅游”火了。但据《工人日报》报道,有的低价囤购的旅游产品因使用条款不明晰,导致出行体验受到影响。此外,临时加价、出行限制等不确定性因素,也容易影响“囤旅游”消费者的出行体验。
说到底,不能让消费者“囤旅游”变成“竹篮囤水一场空”。而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唯有填平各种“消费陷阱”,才能让消费者“囤得放心”,进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是,近年来,预付费消费侵权纠纷愈演愈烈,消费者也需要防范预付费消费风险。同时,也要避免相关产品打着预存越多、优惠越多的幌子将消费者当成韭菜尽情“收割”。
另外,监管部门也要为“囤旅游”保驾护航,加强对“预付费式旅游产品”的监管力度,规范旅游预售业务,督促旅行公司规范经营,提高违法违规成本,防范无良商家浑水摸鱼。
网友评论更多
23 洪江q
人民日报社2023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人员名单公示♾♿
2025-08-16 07:01:42 推荐
187****9632 回复 184****7580 :中国记协举办2024年中外新闻界新春联谊会⚀ 来自冷水江
187****5967 回复 184****9283 :数字技术赋能全媒体传播 首届中关村数字传播论坛成功举办⚁ 来自涟源
157****4467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吉首
23 宁乡111
人民网2023年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公示⚄⚅
2025-08-18 11:45:32 推荐
永久VIP :献给新年也献给你,记协向新闻媒体征集新年寄语⚆ 来自广州
158****1179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3)》发布⚇ 来自深圳
158****2484 回复 666⚈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上线期刊论文优先发布系统⚉ 来自清远
41 韶关xj
后人类时代的太空史诗——评《宇宙的尽头》三部曲⚊⚋
2025-08-18 05:57:39 不推荐
河源ii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22年度·第33届)》出版发行⚌
186****6457 回复 159****8465 :《“百姓喜欢 坏人害怕”》中国记者推广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