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中彭凤莲还发现,部分地区政府财政机构重“预收”轻“退付”,没有可行的退费实施机制,也导致了诉讼费退不出、退不快。“当事人有时候也是从表面上、直观上、结果上看问题,常常误解为法院退付慢,从而可能会影响当地的政务和营商环境。”彭凤莲告诉记者。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需要向当事人退还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退还有关当事人。’可现实中这一规定在预交的诉讼费直接入国库后就很难保证落实了。”彭凤莲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按照相关规定,诉讼费属于政府非税收入,需全额上缴国库,纳入预算管理。
彭凤莲认为,司法实践中原告起诉时预交的诉讼费只是先行垫交,诉讼中还有减收、退费等事由,案件未审理终结则都处在不确定状态。因此只有案件判决生效后败诉方承担的诉讼费才应当算是真正的非税收入,需要上缴国库。
由于我国法院诉讼费退费工作起步较晚,不少地方法院在退费机制建设方面缺乏规范性。法院诉讼费用退不出、退不快仍是当前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痛点”和“堵点”问题。
据此,彭凤莲呼吁,要按照“预交的诉讼费不能作为政府的非税收入”这个定性来把握,进行会计设计和机制安排,才能有效从源头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预交的诉讼费不作为非税收入直接进入国库。而应当在案件审理终结后结算,结算完毕后的款项再进入国库。预交的诉讼费由人民法院代收,结算后的退付也由人民法院代付。
“打通制度堵点,对诉讼费用及时退还、按期上交,既能及时保障了当事人的利益,也能为司法工作赢得口碑,从而维护司法公信,增强群众与企业的满意度。”彭凤莲表示。
在彭凤莲看来,当前的“预交诉讼费作为非税收入上缴国库——胜诉的一方向法院申请退费——法院再向财政申请安排退费”的流程,与诉讼费款项是预交、垫交的性质,并不匹配。此外,退费流程则很难合理、简明,而且费时较长,也不利于保护预交诉讼费方的利益保护。
彭凤莲建议,可以参考武汉等地的做法,在法院收费与国库间设立财政过渡账户,对预交的诉讼费纳入“过渡账户”管理。案件裁判生效后,对预交的诉讼费结算分流,该退还的退还,该作为诉讼费收入的则全额上缴国库,可由人民法院负责代收代退及收入上缴等事务。
果博诉讼费用退费是指民商事、行政案件裁判文书生效后,人民法院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经结算依法将当事人预交的但超过实际应负担部分的诉讼费用予以退还。
网友评论更多
11 白银v
今年将迎来冷冬还是暖冬📯📰
2025-07-03 01:40:24 推荐
187****2336 回复 184****6531 :用好用足政策工具 财税金融优先发力稳就业📱 来自天水
187****1973 回复 184****3621 :“粮”辰美景丰收忙📲 来自酒泉
157****5950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张掖
65 武威656
火灾之后的巴黎圣母院,应该完全按古迹原样修复,还是应该根据现代建筑的技术加入新的元素?📵📶
2025-07-04 03:19:21 推荐
永久VIP :什么叫中国人的浪漫?📷 来自庆阳
158****3462 :大模型时代的芯片机遇与未来 | 知乎AI先行者沙龙📸 来自平凉
158****7452 回复 666📹 :双重A的我:ADHD、ASD以及人生滑稽剧📺 来自定西
44 陇南zl
两端固定的纸张拱起所成曲线的方程是什么?📻📼
2025-07-04 0-1:28:57 不推荐
玉门ag :《城市:天际线》怎么布局比较好?📽
186****5882 回复 159****1658 :如何看待北京十三号线西二旗站地铁里的拳击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