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上的许多重要突破往往源于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他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进行重要研究时,需要跨越几何学领域,学习应用数学中的偏微分方程。这种尝试在当时遇到不少困难,他花费许多功夫去学习并克服障碍,最终完成了研究。
在丘成桐看来,基础学科为理解和探索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提供了工具和理论框架。这些学科的深入研究往往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推理,“用几个方程式‘纸上谈兵’,可以解释宇宙里边的很多重要的结构,这是很有趣的事情。”
“假如要求每一项研究都是为了上市公司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他称,发展基础科学要有长远眼光,基础研究出成果至少需要五年至十年,要给予基础研究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乐发lll彩票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数学对于推动人工智能(AI)等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而人工智能也可以帮助数学发展,但不可能改变数学。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主题为“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谈到创新,丘成桐认为,创新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跨学科的挑战就是其一。
然而,基础学科绝非纸上的空谈,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完成“卡拉比猜想”之后,许多数学难题迎刃而解,丘成桐乐见,“直到今天,它仍以丰富的内容推动产生新的学问、新的理论。”
他谈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重重突破,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及时地处理大量数据。未来,数学在数据演变等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将会有重要贡献。
丘成桐时常被问及“学习数学是否很枯燥?”作为一名数学家,他希望人们发现数学之美。他称,自己在初中时对数学产生兴趣,自认为数学并不枯燥。然而,由于教育方式、人们对数学的误解等原因,数学的美丽、数学的重要性,没能引发大众的“兴趣”。
凭着对数学的热爱和钻研,1976年,27岁的丘成桐成功证明了“卡拉比猜想”,这对数学界,乃至物理学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没有好的学者,没有办法培养第一流的学生。”2009年,应清华大学邀请,时任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的丘成桐来到清华大学创办数学科学中心,并担任主任。随后,启动“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担任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这些年来,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清华大学引进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学者,带领一批学生做出了第一流的论文。
1983年,34岁的丘成桐获得“菲尔兹奖”,这是世界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他说,“做学问,从来不因为奖项来影响我”。
网友评论更多
60合作m
智算筑基开新局 产互亮出新名片 ——联通(...🗳🗺
2025-08-19 11:39:01 推荐
187****4053 回复 184****9828:光与电的魔力|菲家工业以太网家族迎来神秘...🗻来自华亭
187****6019 回复 184****7951:源控案例 | 激光辅助烧结,开启提质增效新...🗼来自西宁
157****5917: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海东
14格尔木996
2024 TCT 亚洲展 | 阿奈索三维领航连续碳纤...🗿😸
2025-08-19 07:46:02 推荐
永久VIP:天为20周产品推荐😹来自德令哈
158****7868:汇川技术签约印度服务中心,升级海外技术及...😺来自玉树
158****9704 回复 666😻:在线研讨会 | 开放、灵活、独立——这就是...😼来自茫崖
49拉萨qo
5月来青岛药机展,看VEGA仪表如何满足制药...😽😾
2025-08-18 03:09:57 不推荐
日喀则wj:展会直击 | 华南机器人展盛大开幕!安川展...😿
186****7435 回复 159****9764:好奇心揭秘|工控大厂“双冠王”全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