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研究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喀什、茫崖、那曲、昌都、温江、定日、藏东南、墨脱等地8个无线电探空站,以及慕士塔格、阿里、珠峰、藏东南、那曲、茫崖、昌都、乐山、墨脱等地9个微波辐射计,新组建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可精准测量高原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监测高原上空对流层大气的水热结构变化。
这项青藏高原大气研究重要进展,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完成,相关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专业学术刊物《大气科学进展》(AAS)发表。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负责人马耀明研究员表示,研究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系统收集的近3年数据,结合8个无线电探空站观测数据分析发现,昌都、那曲的高原“热岛”效应最为显著,这为分析青藏高原“加热”引起的“热岛”效应提供了独特的观测视角。(完)
同时,该连续观测数据还将为研究青藏高原上空的天气过程和环境变化,评估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多彩官网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依托新组建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首获连续近3年的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大气廓线持续观测数据,可为恶劣天气临近预报提供数据基础。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陈学龙研究员介绍说,大气廓线是指不同高度大气中的氧气、水汽和其他微量气体的垂直分布数据。释放探空气球观测可获取垂直分辨率较高的大气廓线,但观测受到天气和经济条件制约,每天观测次数有限。而微波辐射计可在几乎所有天气条件下,以分钟为时间分辨率进行实时连续无人值守观测,并反演大气廓线,捕捉到中小尺度系统的大气热力结构,分析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对流层快速变化信息,弥补探空气球观测的不足。
该团队在2021年建成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8个无线电探空站,组成覆盖青藏高原西风、季风传输断面的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可全天候实时观测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风速、风向、气压等数据。
网友评论更多
79 阿尔山f
时隔10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三个“国九条”🍊🍋
2025-07-04 08:13:24 推荐
187****6164 回复 184****7964 :国常会:研究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有关工作🍌 来自二连浩特
187****9170 回复 184****8616 :批评中国产能过剩,耶伦犯了一个错误🍍 来自锡林浩特
157****1053 :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 来自乌鲁木齐
79 克拉玛依164
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出台,吴清解读🍐🍑
2025-07-03 16:41:38 推荐
永久VIP :“伊朗可能数小时内动手”🍒 来自吐鲁番
158****5185 :他竟“怂恿”拜登:全面禁止中国汽车进口美国🍓 来自哈密
158****9297 回复 666🍔 :王毅应约同布林肯通电话,外交部介绍情况🍕 来自县级:喀什
72 阿克苏xw
“离婚经济帮助”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
2025-07-04 22:57:49 不推荐
库车kb :“他们仨卖力宣传,后面一片混乱…”🍘
186****7812 回复 159****9371 :意大利邀请中国车企建厂,唐唯实反对:害怕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