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更新时间:2023-05-23

乙型肝炎病毒(HBV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全球HBV感染者约3.5 亿,其中33% 感染者在中国[1].在我国,母婴传播是HBV 感染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学者在HBV 的母婴传播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那么怎样才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1乙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7.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

2怎样才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一、HBV 宫内感染与免疫耐受我国HBV 感染方式主要是母婴传播,而宫内感染是导致HBV 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中的滋养细胞与母体血液直接接触,不仅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也是HBV 侵入胎盘的首要屏障。研究资料显示,新生儿HBV 感染与其胎儿期的免疫耐受状态有关.CD4+ Th 细胞属于辅助/ 诱导性T 淋巴细胞,可分化为Th1 和Th2 细胞,分别介导两种不同的免疫效应,Th1/Th2的平衡决定了免疫应答的有效性余敏敏等报道HBV 感染的新生儿CD4+/CD8+T 淋巴细胞的比例呈明显低下状态[8].张恒辉等对HBV 阳性产妇脐带血的树突状细胞(DC)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HBV 阳性产妇脐带血的DC分泌白介素-12 (IL-12)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孕妇[9].Moser 等研究表明,IL-12 是Th0 细胞向Th1 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10]. IL-12 含量低下,则不能有效拮抗微循环中的IL-4、IL-10的作用,致使Th0 细胞向Th1 分化障碍,使机体不能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导致胎儿免疫耐受,说明CD4+Th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降低是导致胎儿发生HBV 宫内感染的重要机制。

二、HBV 母婴传播的阻断(一)母体传播的免疫阻断越波等研究显示,妊娠期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HBeAg )阳性的孕妇,HBV母婴传播率为80.0% ~85.0%.针对母体免疫阻断,目前80% ~90% 的相关文献均采用传统免疫阻断法,即妊娠第28W 开始给予HBIG200IU 肌肉注射,1 次/四周,共3 次。刘式景等对采用传统免疫方法的HBeAg 阳性孕妇所生产的新生儿追访至12个月龄,结果显示有17.5% 的新生儿存在HBV 阻断失败 ,所以针对HBeAg 阳性的孕妇,传统免疫法还不足以有效地阻断HBV 的母婴传播。 (二)HBIG强化免疫阻断与作用机制针对HBV 感染孕妇的母婴传播阻断,新近文献主张于妊娠20W 开始给予HBIG ,并取得了良好的阻断效果。韩国荣等于妊娠20W 给予HBIG,每四周肌肉注射一次,共5 次,可使HBV 阻断成功率达到96.5%,其应用的理论基础是妊娠20W 时,胎盘滋养细胞已经具有主动将母体IgG 型抗体转运给胎儿的能力[13]. 早期应用HBIG,除直接中和病毒颗粒外,主要刺激母体的免疫系统,增强网状内皮作用,活化巨噬细胞功能,促进机体T 细胞分化增殖,产生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提高孕妇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快速降低HBsAg 滴度和HBV DNA 载量,减少HBV 的侵袭能力,阻断HBV对滋养细胞的感染,恢复胎盘屏障功能,减少HBV 的母婴传播机率。

(三)拉米夫定的母婴阻断实践证实,HBV 活跃复制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苏关关和李凡文等分别对HBV DNA 阳性的孕妇于妊娠中期给予拉米夫定进行HBV母婴传播阻断 ,取得了良好的阻断效果。国内缪晓辉、陈成伟等学者就拉米夫定应用于HBV 母婴阻断的安全性方面提出了质疑,原因是拉米夫定属于C 类药,缺乏妊娠动物实验资料,对人类胎儿的危害尚待明确.三、新生儿的免疫阻断新生儿出生后立刻肌肉注射HBIG,除有效中和已侵入新生儿体内的 HBsAg 和病毒颗粒外,还能提高新生儿HBVac 接种的应答水平,延长保护性抗体的持续时间,激活补体系统、改善新生儿免疫耐受状态,增强体液免疫而减少HBV 感染. 故此HBsAg 阳性的孕妇所生产的新生儿,出生后肌注HBIG 200IU已成为了临床常规手段. 新生儿注射HBVac 的价值已得到公认,具有预防和阻断HBV 感染的双重作用.目前多采用标准免疫法,即0 、1 、6 月龄各给予HBVac10 μg 肌肉注射。但针对HBsAg 、HBeAg 双阳性的孕妇,韩国荣等主张宜加大HBVac 剂量或增加注射次数,以有效提高免疫成功率。母婴联合免疫是目前阻断HBV 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方案。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将有更有效、更安全的HBV 母婴阻断方法的出现,在我国不久的将来,可使自然人口的HBV 感染率有望大幅度下降。

3乙肝携带者需警惕肝癌找上门

从肝炎、肝硬化到肝癌(预防肝癌)的三步曲,影响着每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敏感神经。傅彪、陈毅飞......这些明星肝癌(预防肝癌)病例的媒体披露,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两个字:残酷!

但是,实实在在的预防行动却是每一个携带者都可以采取的,只是其中的大部分人还存有一举转阴的幻想。。。多少年过去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肝、养肝、预防肝癌,才能真正受益!所幸的是,专家们已经高度重视了肝癌的预防,北京一些大医院已经建立了专门的预防肝癌门诊。

据肝病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丙型肝炎流行率也高于亚洲地区平均水平。据统计,大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及50%―85%的急性丙肝患者将发展成慢性肝炎。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3000万,其中一部分逐步发展成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我国肝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2.7%。全国每年死于肝脏病的患者约为50万,其中约30万是原发性肝癌,肝癌死亡率居我国肿瘤死因第二位。

专家说,肝癌死亡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肝脏是个很“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待到有症状确诊时已多为中、晚期。此外,90%的原发性肝癌由肝硬化发展而成,这些病人即使早期发现,大多也难以耐受手术治疗;即使肝功能比较好,能耐受肝癌根治手术,术后5年复发率也高达60%以上。此外,经观察发现,9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澳抗阳性)存在轻度肝脏病变。台湾学者经长期观察还发现,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肝癌发生的危险性比澳抗阴性者高约200 倍;澳抗阳性且肝硬化的男性病人中,发生肝癌的高危性是阴性无肝硬化者的1000倍。因此专家呼吁:对肝癌高危人群加强预防,并提醒慢性肝炎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无论有无不适症状,都应尽早积极预防,以防发展为肝癌。

4乙肝患者结婚后需注意的事项

乙肝患者结婚双方都是应该有所注意的,健康者应提前检查乙肝表面抗体,对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且为阴性的应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不能达到所谓的抵御乙肝病毒能力时,应需要加强接种。不论是健康人还是乙肝患者对此都不可掉以轻心。

想必我们大家都知道乙肝是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患者方结婚前应注意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肝功、乙肝病毒DNA、影像学检查等指标,以综合而全面地了解自身的病情,对于伴有异常情况的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针对且适宜的治疗,当然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建议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婚为宜,以免因结婚过于劳累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还有就是以免将疾病传染给下一代,减少对后代的影响。

由于乙肝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人们更应该做好预防措施。与乙肝患者结婚双方在性生活上应有所注意与防护,避免血液接触的可能,注意个人卫生,并且婚后性生活不宜过于激烈、频繁,适度为宜,总之,双方在婚前婚后都有所注意对双方的健康及乙肝病毒的防御都是很有益的。只要大家做好日常的预防措施,就会有效的避免病菌的侵害。

5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感染乙肝吗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感染乙肝吗?专家指出,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染、血液传染、性接触传染及日常密切接触传染,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染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共用餐具是不会被传染的。

但是和乙肝病人共用餐具,健康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的现象,此时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通过破损的伤口进入人体,进而造成乙肝传染。因此,为了避免传染,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时,餐具要分开使用。

由此可见,和乙肝病人共用餐具也有可能会被传染,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专家建议你极好去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没有感染,且体内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致使体内产生抗体,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乙肝的传染。如果感染上了乙肝,也不必过于恐慌,积极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乙肝病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才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