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14
现代是老年人的社会,大量的老年人数量增加给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因为老年人的衰老会带来老年疾病问题,大量的老年疾病会让社会倍感压力,例如老年人低血糖是普遍的现象,许多老年人都患有一定的血糖疾病,而造成老年人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1如何抢救因血糖低而昏迷的老人
经常有家属问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症,类似这样的严重低血糖昏迷多见于老年人不稳定型糖尿病或新诊断的糖尿病。
由于开始使用降糖药,不熟悉药物的特点和维持时间,药物剂量与血糖、饮食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还未摸出,特别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抽搐。又由于昏迷、抽搐的症状,需要与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癫痫、精神病等多种疾病相鉴别,短期内往往难以确诊。这时如果没有及时考虑低血糖症,很容易延误抢救时间,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作者认为昏迷病人应常规检测血糖,以便及时抢救低血糖昏迷病人。
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即使生命得救也可留下脑组织不可逆损害。因此,及时诊断和迅速有效抢救严重低血糖症,关系到病人生命和预后。
低血糖症的抢救应快速补充高浓度葡萄糖,迅速纠正血中的低血糖。一般静脉注射50%或25%葡萄糖液20~40ml,视病情可反复使用,直到病人神志转清,出汗停止,心率变慢为止。需要提醒的是对于胰岛素过量或口服磺脲类药物并合用拜糖平所致低血糖时,进食淀粉及蔗糖均不及时有效,因为此时肠道α-葡萄糖苷化酶已被拜糖平竞争性抑制,而必须推注高浓度葡萄糖,以免耽搁抢救时机。
胰高血糖素也能纠正低血糖,一般用1mg静脉、肌肉、皮下注射均可。静注1分钟起效,可维持30分钟。该药对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效果特佳,但对磺脲类及胰岛素瘤所致的低血糖疗效差。静脉注射50%或25%葡萄糖液后容易出现高血糖,而胰高血糖素逆转低血糖时不伴有高血糖反应,这也是该药的优点之一。
在抢救低血糖的同时,要重视预防低血糖所致的继发性损害,特别是对脑组织的损伤。最新的研究证实:某些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可减轻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对脑的损伤,应及时应用。同时也要保证充分供氧和维持足够的脑血流量。
2老年人养生保健需要谨记的6个要点
(1)不要吃得太饱:老年人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过他不仅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造成身体发胖,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适当节制饮食,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
(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10克为宜。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浮肿,钠盐储留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庄、冠心病、脑溢血的发病率。
(3)不要吃糖和脂肪过多:老年人运动量少,吃糖过多不仅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且糖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老年人胰腺功能有些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动物脂肪中胆固醇含量有些高,会造成动脉硬化和肝脏掼害。
(4)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这对预防便秘,肠道肿瘤和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维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作用。
(5)要合理调整膳食: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也不宜进食非常干和非常烫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汤、果汁类食物和含钙、磷、铁有些多的食物。在保证营养要求的基础上,务求清淡。
(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有些差,易感饥饿和头晕,故易少食多餐。每餐可吃七分饱,在睡前或两餐之间酌情进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点等。
以上谈了这么多饮食与健康的问题,我觉得这些均我们应该了解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健康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让我们都看是关注我们的饮食吧,只有人们健康了,我们的民族才会兴盛,国家才会富强,明天愈来愈美好。
3老年人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1.引起老年人空腹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胰岛B细胞瘤(胰岛素瘤);②胰岛外肿瘤;③外源性胰岛素、口服降糖药;④严重肝病;⑤乙醇性;⑥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2.引起老年人餐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①胃大部切除后(滋养性低血糖);②乙醇性;③2型糖尿病早期;④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低血糖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空腹状态下胰岛素不适当分泌增多、高胰岛素血症 如胰岛B细胞瘤自主分泌胰岛素且不被低血糖所抑制;磺脲类药物服量过度,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以及外源性胰岛素过量应用。
2.餐后胰岛B细胞反应性分泌胰岛素过量 如胃大部切除后进食富含单糖的流质饮食时,葡萄糖吸收太快,致餐后早期(2~3h)发生低血糖反应;2型糖尿病早期,特别是伴有肥胖者,B细胞反应延迟,胰岛素分泌峰落后于血糖高峰,发生餐后晚期(4~5h)低血糖反应。
老年人低血糖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老年人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不良所累积的问题,而且治疗起来也是非常的困难,因此,建议老年人们在饮食方面做出调整,尽量使用蔬菜水果,少吃肉食,减少脂肪的摄入。
4老年人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速度、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低血糖首先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然后损害脑功能。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性差,且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反应性低下或缺如,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脑细胞功能损害。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表现为饥饿、心慌、软弱、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这些反应具有“报警”作用。
脑功能障碍:脑功能受损发生的部位先后顺序为皮质、皮质下中枢(基底节、下丘脑)、脑干(中脑、延髓)。首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感、头痛、易激动、思维迟钝、精神错乱,然后可出现痛觉过敏、阵挛和舞蹈样动作,瞳孔散大、癫痫样大发作,最后进入昏迷阶段: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肌张力低下,呼吸减弱,血压下降。如低血糖被及时纠正,则可依次序逆返恢复。
5中老年低血糖怎么办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低血糖患者会出现心慌、无力、手足颤抖、出汗、心律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
而导致中老年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由小编来为您介绍一下吧。
一、药物因素
1、胰岛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后摄食量过少而活动量相对过度,可能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
2、磺脲类药物: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即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二、疾病因素
1、严重肝病时,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当糖摄入不足时易发生低血糖。
2、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都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症。
三、生活习惯
1、长期进食不足,过度消耗,如神经性厌食、慢性吸收不良、慢性腹泻、肾陛糖尿等,会促使血糖下降。
2、空腹过量饮酒刺激胰岛索大量分泌引起低血糖症。
3、持续剧烈运动、长期饥饿或高烧病人团血糖消耗过多,也可引起低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