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传染科

猩红热吃什么药

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10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那么猩红热吃什么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猩红热吃什么药

1、抗生素疗法: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4万-8万U/(kg.d),分2次注射.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G过敏者可用红霉素20-40mg/(kg·d),分3次口服,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如果孩子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等。

2、对症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童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杜灭芬含片。

孩子患了猩红热,必须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患病后症状较轻的孩子已明显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切不可当成普通的感冒。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弓}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2猩红热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受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均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2、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病毒性、伤寒、丝虫病和蛲虫病等均属于消化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原体的原始部位是消化道及附属器官,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3、血液传染病:也叫虫媒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均属于血液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病原体主要是通过媒介生物—吸血昆虫传播的。

3猩红热的病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链球菌按其所含多糖类抗原的不同,分为A~V(无I、J)20个群,引起猩红热的病原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细菌呈球型,排列成链状,直径0.6~1.0μm,革兰染色阳性,有荚膜,不运动,不形成芽孢,过氧化氢酶阴性。在血液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产生完全(β型)溶血。A群链球菌可依其表面抗原M的不同,分为90多种血清型。细菌的致病与细菌的荚膜、M蛋白和产生的红疹毒素及一些酶有关,细菌的脂壁酸和M蛋白使得细菌黏附于组织,荚膜中的透明质酸和M蛋白使细菌具有抗吞噬作用;不同型的A群链球菌,能产生红疹毒素者即可引起猩红热,红疹毒素能引起发热和猩红热皮疹,红疹毒素有五种血清型,不同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细菌产生的链激酶及溶血素等均与发病有关。细菌的抗吞噬能力强,链球菌溶血素水平高,半胱氨酸蛋白酶水平低,与重型临床表现有关。A群溶血性链球菌在痰及脓液中可生存数周,加热56℃ 30min或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

(二)发病机制

细菌进入人体后,主要产生3种病变。

1.感染性病变:细菌自呼吸道侵入并黏附于咽峡部,并引起炎症,使咽部和扁桃体红肿,产生浆液性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有时可有溃疡形成。细菌由局部经淋巴间隙进入附近组织,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鼻窦炎(nasosinusitis)、中耳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败血症和迁徙性化脓病灶。

2.中毒性病变: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经咽部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晕、头痛、食欲缺乏、纳差等;红疹毒素可使皮肤血管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白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最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样皮疹。最终表皮死亡脱落;黏膜也可有点状出血;肝、脾、淋巴结等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及脂肪变性,同时有单核细胞浸润;心肌可有混浊肿胀和变性,严重者可坏死;肾脏呈间质性炎症;中毒型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可见营养不良变化。

3.变态反应性病变:发生于个别病例,多见于病程第2~3周时。可能A群链球菌与被感染者的某些组织有相似的抗原,而产生免疫反应,或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某些组织引起病变,主要引起心、肾及关节的变态反应性病变。

查看详情>>

4猩红热的饮食

1、银花桑叶粥

银花、桑叶各10克,芦根15克,淡豆豉6克,粳米60克,前四味共煎3~5分钟.去渣滤汁,加粳米煮粥,白糖适量调味后食用。每天1剂,连服2天。

适用于猩红热初期。

2、贝母蒸鲜梨

贝母(捣碎)、玉竹各6克,梨3个,冰糖3克。将梨去顶挖核。将贝母、玉竹、冰糖装入梨内,用切掉的梨封口,放碗内蒸熟吃梨。每次吃1个,每天3次,连用3~4天。

适用于猩红热之恢复期。

3、双参粳米粥

沙参、元参各20克,粳米50克,将前2 药煎汤取汁,加粳米熬为稀粥后食用。每天1剂,连用3天。

适用于猩红热之恢复期。

4、麦冬山药粥

麦冬、沙参、生地各10克。鲜山药50 克,粳米50克。先将前3味药煎取汁,再将鲜山药、粳米放人药汁共熬成粥,煮至烂熟时即可食用。每天1剂,连食3~5天。

适用于猩红热之恢复期。

5、石膏生地饮

生石膏15克,生地10克,水煎3~5分钟滤汁,加白糖适量服用。每天1剂。

适用于猩红热之高热。

5猩红热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衣被勤洗换。可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水)。

2、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肤。脱皮时勿用手撕扯,可用消毒剪刀修剪,以防感染。这点往往会被患者的家属所忽视,这是非常不利于皮肤护理的。

3、观察皮疹及脱皮情况。如果出现猩红热的症状在皮肤方面出现加重的状况等,要懂得及时进行处理,不可拖延。

预防并发症护理

注意观察血压变化,有无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及血尿等。每周送尿常规检查两次。如果发现有特殊的情况就要及时去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安心治疗及早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热的护理

1、急性期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3周以减少并发症,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

2、急性期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并帮助病人进食。供给充足的水分,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3、遵医嘱及早使用医生制定的一些方法进行治疗。千万不能盲目用药,导致孩子受了更大的苦,导致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4、用温生理盐水或稀释2~5倍的朵贝溶液漱口,每天4~6次。这也是猩红热的护理方法。

5、给予适当物理降温,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止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特别是冷水,很多患者家属没有注意这方面的护理或者说不知道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就按平时的做法给孩子用冷水插浴,认为只要毛巾拧干些就行,最终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玫瑰糠疹传染吗
下一组:肝炎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