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9
2010年9月10日~20日,中国开展了对1.3亿儿童的麻疹强化免疫活动(规定年龄组人群不论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是患过麻疹,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行动,在10天对1.3亿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平均每天接种1300万人。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然而2010年后,强化免疫从未停止,只是不那么大张旗鼓了,每年仍有上千万儿童被麻疹强化免疫。那么麻疹强化免疫到底是怎么回事,麻疹强化免疫能不能消除麻疹呢?
1接种麻疹疫苗预防小儿麻疹
麻疹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常给家庭带来麻烦及宝宝身体的不适。麻疹疫苗的接种时间是什么时候?又需要注意什么?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高峰时间由每年的元月开始,可延续至当年的6月份,一般是在每年的5月份达到最高峰。麻疹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以营养不良及体质虚弱的婴幼儿患病率高,可占到全部病例的75%以上。
麻疹疫苗
随着麻疹疫苗的普遍接种,二十余年来麻疹的患病率显著下降。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一些婴幼儿未能按照程序接种麻疹疫苗,在这部分婴幼儿中麻疹的患病率又有上升趋势,成为麻疹高发的主要群体,尤以6~9个月的婴儿为 主,约占婴幼儿麻疹患病总数的65%左右。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怀孕母亲已通过人工免疫获得对麻疹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通过血清免疫球蛋白LgG传递给胎 儿,使得刚出生的婴儿对麻疹具有相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极少罹患麻疹。但在出生后的6~9个月期间,婴儿从母体获得的麻疹抗体消耗殆 尽,出现一个麻疹抗体的低谷期,此时的婴儿极易受到传染而罹患麻疹,成为近年来麻疹患病的主要群体。
因此,6~9个月大的婴儿,一旦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和全身皮肤黏膜斑丘疹等特征性表现时,就要虑及麻疹,做好隔离并予以诊治。
小提示:适时按计划免疫接种麻疹疫苗可预防婴幼儿麻疹,小儿要避免漏种现象。
2消灭麻疹怎么做好
一、踏踏实实做好常规预防接种工作
全球公认接种2剂次麻疹疫苗的策略可以消除麻疹,我国也在接种程序中也将2剂次麻疹疫苗作为常规预防接种工作,那么我国就应该踏踏实实地落实2剂次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将这个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二、定期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对于在常规预防接种工作中未能接受2剂次麻疹疫苗的人群,应该定期开展查漏补种。这种查漏补种策略依据公认的科学事实,对未种人群进行麻疹疫苗补种,能够真正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避免强化免疫那种广种薄收的现象。
三、停止麻疹强化免疫
如果我国不能如期消除麻疹,其原因不是因为不开展麻疹强化免疫,而是因为常规预防接种工作出现了问题,甚至是因为麻疹强化免疫开展得太多了。所以,我国应该立即停止一切形式的强化免疫,研究常规预防接种工作没有落实的真正原因,从制度上保证这项工作得以落实,才能最终达到疾病消除的目标。
3轻型麻疹简要介绍
传染病医院专家介绍说:麻疹可分为轻型麻疹和重型麻疹。大多因体内对麻疹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所致,如6 个月前婴儿尚留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抗体,或近期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或以往曾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及第二次感染发病者,都可表现为轻症。
轻型麻疹潜伏期可延长至3~4 周,发病轻,前驱期短而不明显,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科氏斑不典型或不出现,全身症状轻微,不发热或仅有低中度热。
轻型麻疹皮疹稀疏色淡,病程较短,很少并发症,但病后所获免疫力,特异抗体上升滴度与患典型麻疹者基本相同。现已证实麻疹也有不少隐性感染或无皮疹型麻疹,只能依据病后血清特异抗体增加来证实。
4麻疹患者为什么要隔离治疗怎样隔离
由于麻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实际上就是把传染源控制起来,因为麻疹患者是该疾病唯一的传染源。这样,对保护易感者,防止疾病蔓延都有好处。此外,对患者本身也有利,因此时若接触过多的人群,那些“健康带菌者”、“健康带病毒者”的细菌和病毒对健康人不致病,但对体质已减弱,抵抗力已降低,机体处于失常状态的患者则可施展出其破坏能力,增加并发症的出现率及加重病情,岂不是火上浇油?所以对麻疹患者要隔离治疗。
这种隔离应该是呼吸道隔离,也就是将病儿与健康儿童分开生活。两组房间应相隔一定距离,以保证不直接呼吸到对方的空气。病儿应安置在安静、空气清新流通的房间里,每天可开窗2—3次,换换空气。有的老人认为出疹子要捂。—着风疹子憋回去就会丧命,于是紧闭门窗,空气污浊,满屋酸臭,并发症反增多。被子捂得太厚,体温散不出,过高热会导致抽搐。这样做没有科学道理,会适得其反,不应提倡。但通风换气时应注意将病儿安置在避开风口处,不能直吹,并适当增加衣被,包裹好,待换完气,关好门窗,室内复温后再撤去多余的衣被。医护人员和家长中有感冒或咽部带菌者,最好暂时不直接护理病儿。
5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
麻疹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传染病,在我国未实行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作预防接种以前,由于未患过麻疹的小儿数量逐年增加,往往每2~3年就要发生一次麻疹流行。患者大多数是婴幼儿,年龄自7个月至2岁的病儿几乎占2/3。凡是没有患过麻疹的小儿,只要接触了患儿就会发病,但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极少得麻疹,这是由于大多数母亲得过麻疹,母亲血液中的麻疹抗体可由胎盘输给胎儿,因此小儿出生后具有对麻疹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能力逐渐消退,到出生6~8个月后消失,以后就容易感染麻疹了。
近年来我国普遍开展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发病年龄向後推移,青少年和成年发病率相对上升。
易感儿童一旦接触了麻疹病儿后,大约隔8~14天就要发病。起初犹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同时有怕光、流泪和眼分泌物增多,咳嗽,咽部不适等。在发热的第2~3天口腔两旁颊粘膜出现像针头大小的灰白色斑点,周围发红,称为麻疹粘膜斑。发热3天后出现皮疹,由前额、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到脸、颈、躯干、四肢,约经3天遍及全身和手足心。皮疹为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第4天疹间皮肤转为暗红色,也可互相融合,然后逐渐消退,体温随皮疹消退亦逐渐下降,其他症状也逐渐消失。一般病程约为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