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9
禽流感高发期是在2~5月份,而此时广东地区天气转为潮热,人们纷纷换薄衫,这个时候特别要注意保暖,避免因增减衣服不当受寒。消化道反应是禽流感始发症状之一。为免肠胃不舒适,不宜暴饮暴食。另外,春夏相交之际人的情绪容易低落,再加上身体疲劳,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你了解中医对禽流感的治疗护理知识吗?
1禽流感吃什么好
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板蓝根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喝,不可盲目滥服。
研究表明,食用煮熟了的病鸡的肉和蛋,不会感染上禽流感病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食用鸡肉和鸡蛋感染上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人们大可不必谈“禽”色变。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很可能会进入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如果存活,会否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暂时还不是很清楚。目前,我国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国内也已有人禽流感发生病例发生,但正规市场的家禽基本可放心食用,关键是要煮熟煮透。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鸡蛋壳有可能被病鸡的鸡粪污染,而鸡粪里可能会有病毒存在,所以鸡蛋外壳应该用流水清洗,同时要注意洗手。另外,食用鸡蛋时应烹调充分,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但在禽流感流行的季节不要进食野生的禽类,也不要在野外猎取野生的禽类,尽量减少和野生禽类的接触。
2中医对禽流感的认识
当前家禽防治疾病上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把所有的疾病都看成有病毒参与,或者把一般的家禽感冒也看做流感,大量使用抗病毒西药或者消炎药、解热止痛药。其结果会导致,鸡群症状有所改善,但抗病力大为降低,食欲降低,发病率提高;鸡群症状不能改善,停药后自动恢复,但时间较长,生产性能降低。这个误区其实是大家并没有仔细观察家禽发病规律,结合家禽机体发育和环境、饲养特点等,做综合分析的结果;更是中国死板教育,陷入西方思维模式,而又中国特色的结果。现将用中医的观点,结合当前鸡群发病规律,谈谈对禽流感防治的认识。
禽流感的概念:所谓的流感指流行性感冒呈区域流行,且发病症状、发病规律相差不大。西医的概念是,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的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高致病力毒株可致禽类突发死亡,国际兽医局把该病列为A类传染病。目前兽医指的流感大部分是弱毒致病力不强的流感病毒。这种病毒使用抗病毒西药和解热止痛药的效果有多大?使用抗菌消炎药的效果有多大?我个人认为其意义并不大。至于高致病力毒株,我想更没有治疗意义,因为你根本来不及治疗。至于鸡群稍微有点呼吸道、拉稀、腹泻或者眼珠发红、眼睛拉长,肿头肿脸就认为有病毒感染,添加病毒性西药和解热药,那是有点风声鹤唳的感觉了。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感冒系机体虚弱,正气不足,六淫之邪侵犯机体而发病。尤其是当鸡舍空气质量下降(浊气污染、饲养密度大、舍内温度变化、舍内与舍外温度变化明显)时,发病率迅速提高。因此,中医提出:“正气存内、邪不相干,避其毒气”的防治原则。中医又把感冒分成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对于目前家禽的普通感冒我认为,就是我们所指的弱毒流感,他符合中医讲的普通感冒的全部特征。病情轻,机体正气足或者环境变化平稳,基本不表现症状。而当这些条件出现变化,机体虚弱或者环境变化激烈,表现如呼吸道、黄绿色粪便、肝脏肿大、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不对证或者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多种疾病。所以我经常对养殖户和兽医技术人员讲“百病多从感冒起,感冒不治便做劳”。所谓的劳,就是机体虚,导致多种疾病,且难治疗。而流行性感冒,一般指气候反常,比如该暖不暖,该寒不寒等季节反常,呈地区流行,且随季风的方向传播,发病症状和规律疾病相同。这种感冒一般不分机体强弱,甚至出现机体健康强壮的反而最先感染的现象。流行性感冒由于正邪斗争激烈,邪气较强,而出现发高热、疾病传变速度快、心肾衰竭等现象,较难治疗。因此中医对这种感冒的防治原则就是强化机体,避其毒气,尤其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疏肝理气(人的精神快乐)。
中医对弱毒流感的防治:当前大部分兽医诊疗疾病时,喜欢谈病毒病,并且治疗时有意无意的添加病毒性西药,见鸡精神不振、发热或者死亡率高时,喜欢添加解表止痛剂。其实这未免有些盲目。说体内有病毒,这是现实。别说鸡,就是人仔细的做做检查,95%以上的人都有癌症。但弱毒流感其实并不需要去治疗,甚至用大剂量的西药治疗。平时养鸡只需要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即可,记住是扶正祛邪,而不是祛邪扶正。扶正即培养机体的正气。如何培养机体的正气呢?首先需要搞清楚,正气培养是保持机体动态的体内平衡,而非刻意的提出哪个器官最重要。有的老师讲,肾脏重要,那是因为他销售肾脏的药;有的老师讲肝脏重要,因为他手里有肝脏的药。所以在机体中,五脏六腑同等重要。而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每个脏腑的重要性又有所不同。比如,鸡的育雏阶段,脾胃和肾脏的功能相当重要。一定要采用温补的方式,补气益气。气足则血行,脾胃肾气足了,才能推动着物质的转化运输,保持体内的平衡健康;而到了快速生长阶段,那么肝胆的功能相对重要了。这个阶段,舍内空气污浊,体内毒素增加,环境变化,或者在前期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寒凉药物,鸡苗长途运输受凉等导致脾胃虚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肝郁,甚至致使肝肾(下焦)湿热,影响脾胃功能的虚弱。因此,防治弱毒流感,扶正很重要。但扶正的同时不能忘记祛邪。因为弱毒流感对机体功能的伤害,导致体内器官功能的失常,会出现如湿热、痰饮、出血、郁滞等证。这些病理症状的出现,我们称之为他是由弱毒流感这以邪气产生的。因此,这些邪气不除,则正气不能稳定。当弱毒流感引起其他的病证比较严重时,我们称之为邪盛正衰,那么需要祛邪扶正了。正所谓邪去则正安,正存则邪不侵。读到这里,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当前所谓的上呼吸道感染、肿头肿脸、肝脏肿大等等的疾病该怎么防治了。比如鸡的育雏期,你可以选择使用“脾胃康”,以保护脾胃和温补肾脏;当认为机体有弱毒流感、白血病等免疫抑制疾病存在时,那么“清瘟康”不愧为一剂良药了。脾胃康纯温补脾胃,培养脾胃肾气。而“清瘟康”则采用了扶正祛邪的方法了。如果邪盛出现,则根据季节选用却邪的方剂了。比如现在春温,肝阳升发,出现眼睛发红,或者粪便黄,时间长了会引起采食不好,这个时候需要“肝肾舒”上了。记住一点的是,肝肾舒这种产品,治疗疾病的速度很快,但只需要用2-3天,时间长了不行。 我曾用肝肾舒治疗一位客户长期的阴囊潮湿证。这位朋友阴囊潮湿,大概有一月有余,食欲特差,为此天天苦不堪言。用了很多抗生素和抗真菌的药物无效。我让他服用肝肾舒,他以为是开玩笑。直到我告诉他,2天即可,他才服用。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天2次,一天1瓶以后,第二天症状大为改善,两天以后症状消失。然后我又让他喝了10天的清瘟康,然后身体状况比以前更好了。这就是中医的神奇。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我研究学习中医16年了,越来越感觉中医的优点,他集合了西医的环境医学、生态医学、气候医学、预防医学等,并且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化繁为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失为养鸡的朋友提供了说新其实是旧的观念。中医把机体看成一个独立而开放的生态系统,心肝脾肺肾以及他的六腑以及肌肤骨骼大脑等集合成了一个生态,这个生态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联系,互为影响的。而机体独立的生态通过眼、鼻、口、肌肤、汗腺等于大自然的生态紧密相连,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和制约。从而组成了生态和气候、环境医学、预防医学等。
养鸡一定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总是陷入治病和防病,甚至非要搞清楚什么病的复杂理念中。而把机体健康和气候、环境结合起来进行,重点根据鸡群的状况做好管理工作,这个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机体状况随时调整。
3禽流感会引发什么疾病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肺部病变以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炎为主。患者常常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病人病情逐渐加重,或在暂时的改善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咳嗽,咳脓痰,并且出现肺部实变体征,X 线发现肺部有片状和斑片状阴影。
Reye 综合征。
心肌炎:有报道流感病毒性肺炎可以并发心肌炎。
查看详情>>4禽流感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查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5、胸部影像学检查: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查看详情>>5 禽流感能吃鸡吗
其实禽流感要传播,消化道不算是最主要的一个途径,而且禽流感病毒惧怕高温,真正烧熟烧透以后再吃下去,禽流感病毒不会对人体存在什么大威胁了。
况且拒绝吃所有禽类也未必就安全,国外不是已经有豹子死于禽流感的报道了吗?禽流感可以传染给动物,如果病鸟在某处喝水,也不排除传染给鱼的可能。禽流感虽然在其他动物间不见得会像鸟类之间那样快速传播,但是不排除被鸟类感染的可能。
所以说,如果一听禽流感就连鸡鸭都不敢吃,那岂不是连猪、牛、羊、鱼都不能吃了?
因此,市民没有必要完全拒绝进食禽类,但拒绝吃病禽、死禽,不生吃禽肉,不吃没有熟透的禽类相关产品,这样在饮食上就安全得多,也符合基本的卫生要求。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比起吃不吃鸡鸭的疑问,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不要密切接触禽类、鸟类的粪便,其实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伤口的传播,会比通过消化道容易,尤其要警惕。
一般城市内的居民没有那么多机会去接近鸟类,只要在购买家禽食用的时候,记得不要接触禽类的粪便,如果接触了记得尽快彻底清洁双手;购买超市内料理好的冷冻产品比较安全,但回家做菜时也应该加以注意,最好有专用的装束,并且记得勤消毒。
如果是养鸟的人,或者本身就在郊县从事鸡鸭养殖,最近一旦发现自己养的鸟禽、或者附近的鸟禽有任何异常的疾病表现,应该提高警惕,按照卫生部门相关指示采取措施。如果最近能不接触最好不要频繁接触鸟禽类,不得不接触的,应该准备专用的口罩、衣服、手套,这套工作装备专门在接触鸟禽类时更换,并且记得每天采取消毒措施。
现在许多养鸡场里的员工也有专门工作服,服装、手套、口罩都不缺,可是却没有每天消毒。要知道,如果不每天消毒,那么就起不到隔绝病毒的效果了;相反,停留在这些衣物上的病毒,在下一次人穿戴时,等于有了近距离接触人体的机会,结果往往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