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司法实践中履行能力判断难的问题,《规定》提出了以法院的执行情况为基础,结合罪犯的财产申报情况、实际拥有财产情况及其在服刑期间的消费等状况,递进式地认定履行能力的判断模式。《规定》采用列举方式对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的情形进行了明确,通过正向证明加负面清单的方式界定了确无履行能力的判断标准,增强了履行能力判断的可操作性。
tt网上购彩罪犯有财产性判项履行能力的,应在履行后方可减刑、假释。4月30日,澎湃新闻从最高法获悉,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印发《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进一步正确处理减刑、假释与财产性判项执行的关系。这一规定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规定》还重申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原则。对财产不足以承担全部民事赔偿义务及罚金、没收财产的罪犯,如能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的,在认定其是否确有悔改表现时应予以考虑。以此促进罪犯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积极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
最高法表示,减刑、假释是重要的刑罚执行变更制度,将财产性判项执行与减刑、假释关联,一方面可以激励罪犯积极履行生效刑事裁判的财产性判项,提高财产性判项执行率;另一方面可以充实“确有悔改表现”这一减刑、假释条件的判断标准,让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有了新抓手。但是,关联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关联标准不统一,履行能力判断困难,防止机械关联、过度关联也存在困扰。
财产性判项是指生效刑事或者刑事附带民事裁判中确定罪犯承担的被依法追缴、责令退赔、罚金、没收财产判项,以及民事赔偿义务等判项。
《规定》为此,明确,财产性判项的执行情况是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判断罪犯是否确有悔改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罪犯财产性判项未履行完毕的,应着重审查其履行能力,将审查重点聚焦到履行能力的判断上,确保减刑、假释适用的公平性。
《规定》对关联规则作了统一。要求有履行能力的罪犯必须在履行完后方可减刑、假释;确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的,不认定确有悔改表现,不予减刑、假释;确无履行能力的,不影响对其悔改表现的认定。《规定》还明确罪犯被裁定减刑、假释后,发现其虚假申报、故意隐瞒财产,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减刑、假释,完善了有关配套制度。
网友评论更多
14西宁s
威龙股份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55亿元,但总经理孙砚田薪酬大涨超20%💏💐
2025-07-01 03:54:17 推荐
187****7601 回复 184****5058:星火大模型加持 科大讯飞2023年净利润增长17%💑来自海东
187****5308 回复 184****8484:广东东方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一季度报告💒来自格尔木
157****4726: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德令哈
88玉树492
金科股份及子公司重整申请获法院裁定受理 股票被*ST💕💖
2025-06-30 18:58:49 推荐
永久VIP:超以太网开放合作,关注5G通信板块机会💗来自茫崖
158****5825:视频丨合法种地竟成“哄抢”“强占”?镇干部阻止农民耕地 强力要求扣车💘来自拉萨
158****3916 回复 666💙: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法院裁定受理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重整的公告💚来自日喀则
81昌都ro
利率新规影响波及资管业 机构急调资产平滑收益💛💜
2025-07-01 03:46:39 不推荐
林芝ob:拓邦股份:2024年一季度净利1.76亿元 同比增长82.29%💝
186****8984 回复 159****5063:冠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含证券简称)并修改《公司章程》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